热点新闻
“公家牛”与“公家某”
2023-02-20 07:17  浏览:148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公家牛”与“公家某”


1927年,毛泽东吟诗般地说了两句:牛。这是农民的宝贝。诚哉是言也!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的千百年里,牛扮演了农耕生活里的重要角色,誉称“耕牛”。在台湾历史上,牛车还是陆上乃至水上交通的重要工具。

“牛车乘月”曾是诗人最喜歌咏的台湾风光。郁永河有“耳畔时闻轧轧声,牛车乘月夜中行”句,张湄有“短靴高箱服两牛,柴车挽运健于舟”句,刘家谋和丘逢甲也分别有“夜深牛车响轧轧,盼断东风消息花” 和“牛车辘辘如走雷,日日城东去复回”句。

牛车在台湾也叫柴车、笨车。朱景英《海东札记》记:“(台湾)南北路任载及人乘车者皆用牛车,编竹为箱,名曰笨车,轮圆,以木板,板心凿孔,横贯坚木,无论舆辐之别,盖台湾雨后潦水停涂(途),有辐则障水难行,不如木板便利也。车辙纵横衢市间,音脆薄,如哀如诉,侵晓梦回时尤不耐听”。在郁永河到台的清康熙年间,台湾随处可见牛车涉水济渡、陆行挽运。其《稗海纪游》记:“买小舟登岸,登岸水益浅,小舟复不进,易牛车从浅水中牵挽到岸”,“牛车千百,日行水中,曾无轨迹,其坚可知”,“余与顾君数辈,乘笨车就道”。

同福建内地一样,福建台地在历史上也经历了移民开发的阶段。单身移民无力购牛以应农耕和运输之役,因而有了几个移民合购或合租的“公家牛”,他们轮流使唤“公家牛”,这有闽南俗语“公家牛使得剩一身骨”记其情形。与此相关联,单身移民也娶不起老婆,于是有几个移民共有、 共养的“公家某”(在闽南方言里,“某”即老婆)。这也有闽南俗语“公家某养得肥碌碌”记其情形。不过,从女性的立场来考虑,“公家某”在情感上应该是有种种无奈、难堪和痛苦。

(2018年9月26日)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并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文史功底深厚。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收录了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50篇文章,用简短的篇幅、简洁的语言讲浅近的道理,描述和论述海峡两岸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

《话说两岸》所有文章都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小片段,形成了对两岸关系大历史的强有力佐证与补充。

京彩台湾推出《话说两岸》有声版,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促进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 bjs tb2017


发布人:f433****    IP:139.201.3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