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疗潞安医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潞安化工集团总部所在地,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自建院以来,潞安医院始终坚持“大综合、强专科”的理念,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成为全国最早的矿山医疗救护分中心。2019年1月,医院与北大医疗集团融合,更名为北大医疗潞安医院,设有本部及4家分院。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该院院长卫海松这样描述——在国企改革的推动下,主动探索改革新模式,将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建设成为与新北大医疗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发展地位相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实现“患者信赖、社会满意、同行尊重、员工自豪”的目标。
多维度强化运营管理
近年来,医院对标“国考”指标,挖掘内涵,强化管理,在运营效率和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据卫海松介绍,医院加强运营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7S”管理,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内控管理体系,探索科室运营助理;健全考核体系,推动绩效考核和全面质量管理。
“为提升运营效率,我们分析医院收入结构比,将压力逐层分解传导至各个科室,促使科室主动变革,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卫海松说。
在提高医疗技术方面,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0余项,肿瘤消融治疗、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神经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各专科内镜诊疗技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诊疗技术等18项限制类医疗技术通过省市认证;在提升危重救治能力方面,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稳步提升,多学科合作开展多例疑难危重手术。
医院健全信息质控体系,包含全面医院质量管理和服务体系,构建了涵盖医疗、护理、院感、后勤等全流程、全覆盖、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
作为山西省首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医院历经4年改制,通过多维度强化运营管理,落实各项降本增效举措,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年增加。2021年,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突破50%,医院运营管理迈入了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序推进学科建设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医院有序推进学科建设,在本部设置临床学科35个、医技学科11个,各学科设有2~5个的二级专业组。其中,骨科、神经内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药学部为市级重点学科。
“与北大医疗集团融合以来,我们通过重新评价和分析,对医院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围绕学科发展开展‘十中心一特色’建设。”卫海松说。
“十中心一特色”包含骨科中心、卒中中心、心脏中心、消化病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肺病中心、肿瘤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及医养结合特色项目。
在“十中心一特色”建设的整体带动下,医院各个科室也在向“做精做细、做深做专、做大做强”发展。例如,骨科人员梯队和技术能力日渐成熟,重点探索特色亚专业建设;神经内科利用高级卒中中心模式,实现与急诊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学科的协作,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心内科依托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多中心模式,建立胸痛基层医生工作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帮扶,不断提升医院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医院在实施学科规划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办院,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家级医疗团队。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入外部资源解决医院短板科室人才和技术差距,持续提升学科品牌建设能力,是医院对外合作的重要工作。”卫海松说。目前,医院有5个科室在逐步探索与北医系医院的深入合作机制,如2019年开始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凌晓峰教授团队合作,共开展疑难复杂手术80人次,门诊78人次,科室手术和四级手术量逐步增加。
医疗和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作为医院的特色平台,目前已开通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同时与多家县域医疗机构形成了以医院为区域分中心的三级网络建设体系。
布局差异化发展
医院对4家分院坚持差异化运营、同质化管理,各分院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康复养老等为特色,覆盖5个方面的服务。
一是智慧养老服务。通过不断拓展功能,发挥机构养老、居家社区服务、日间照料、安宁疗护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中医诊疗特色服务。依据周边居民需求,增开特色自费治疗项目,加强总院与分院间中医的师徒传承及帮扶。
三是职业病评估与诊疗。结合潞安集团需求,发展职业病评估、诊断、治疗,形成专业特色服务。
四是康宁治疗。计划申请精神类疾病诊疗资质,发力康宁治疗领域。
五是慢病管理和康复治疗。通过定期入户管理、宣传,获得居民的信任;充分与总院各科室联动,实现内部分级诊疗。
此外,医院正在建设潞安医院智慧医养指导中心。该中心以物联网大数据为驱动,融合健康文化、健康医疗、健康科技、健康服务战略发展的康养板块,构建“医、养、康”为一体的智慧服务模式。
“在医院现有学科规划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学科中心体系建设,分批打造多学科中心,提升学科品质;在目前运行的社区养老基础上,打造医养结合、医险融合的康复养老模式。”卫海松说,“我们期望通过这些举措,实现‘院前预防—院中治疗—院后康复’一体化,为居民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文:肖薇
审核:张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