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巴比馒头——馒头中的麦当劳 一年产销5个亿
2014-07-11 12:43  浏览:65534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巴比娃娃大家都有听说过,可是这巴比馒头您是否也有听说过吗?这巴比馒头是长得像芭比娃娃的馒头吗?带着好奇和期盼的心理,笔者对巴比馒头进行了探索,巴比馒头确实是馒头中的麦当劳。

  1998年3月,21岁的小伙刘会平怀揣着4000元钱来上海寻梦。刘会平的老家在安徽安庆一个偏僻的小镇,镇上很多人都在外地做面点生意。初中毕业后,刘会平凭借所学的面点手艺,分别在常州、贵阳和南宁卖过包子。

  闯荡的地方多了,刘会平的眼界逐渐放大。他转战上海打拼,以求得更大的发展。为了省钱,刘会平买了硬座票,火车到站后,扛着大包的刘会平立刻蒙了——出现在眼前的全是高楼,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车水马龙,面对着过去只在电视上看过的大都市,刘会平的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丝恐惊:光靠卖包子,能在上海站住脚跟吗?

  安顿下来之后,刘会平立刻忙碌开来,无论成功还是失利,既然已经来到上海,就必须放手一搏。创业初期,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年轻人。刘会平初来乍到,不了解上海人的口味,他的包子店生意并不理想。无论刘会平如何吆喝,每天的营业额也只能在200元以下徘徊。每月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住房租金,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亏得血本无归。半个月后,生意仍旧毫无起色。为了减少损失,刘会平不得不关了他在上海开的第一家包子店。

  1999年初,新的包子店在上海的福建路开业了。让刘会平开心的是,这次的生意比上次好多了。但这种喜悦感没持续多久,他的隔壁也开了一家包子店。由于那家店的包子味道更合适上海人的口味,店门口每天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刘会平的生意很快衰退下来。经历了这次挫折,刘会平开始苏醒地意识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迟早会面临被淘汰的结局。刘会平的包子店再次关门易主。

  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刘会平决定进行差异经营。他高薪聘请了一位面点师傅,专门做起了生煎。这个师傅认识上海人的口味,做的花样又多,刘会平的包子店生意终于迎来了春天。

  他去了很多经营小吃的门店,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外面小摊经营的小吃,虽然便宜,但不太卫生;一些大的连锁小吃店,虽然卫生,但大多采取机器搅拌制馅,口感不好。能否将这两点结合起来,钻这中间的空子,重新创立一种新的包子经营模式呢?刘会平对自己这个想法布满了信心。很快,一家装修一新的包子店在黄浦区的繁华地段开业了。

  “老店新开”,刘会平成竹在胸,他在“宏观”和“微观”上都下足了工夫:“宏观”上,他将门面装修一新,改变了以前包子店给人脏兮兮的感觉;“微观”上,他将包子重新进行了改进,他希望自己包子店经营的包子,皮要薄,入口即化,馅要大,味道可口。为了走正规化路线,刘会平还给他的包子店取名为“刘师傅大包”。包子店开业后,生意果然一路攀升。

  为了将事业做大,刘会平准备再次挑战自己,他要借钱在上海的南京路上开店。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地带,街道上大多是豪华饭店和大型连锁餐厅,6毛钱一个的小包子店能在南京路上站稳脚跟?家人都认为他疯了,同行更是认为他会亏得连家都不认识。

  让刘会平记忆犹新的是,包子店开业前,他在往包子店搬东西的时分,一个正在执勤的交警问刘会平:“你租这里的门面准备做啥?”当听说他要开包子店时,交警睁大了眼睛:“你在南京路上开包子店?你是不是准备喝西北风啊?”

  在诧异的目光中,刘会平的包子店开业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刘师傅大包”门前竟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早到晚,买包子的人络绎不绝,而且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此,刘会平有自己的分析。他认为,虽然南京路上的门面租金贵,但人流量大,而且大多是白领,因为白领大多是早晨来不及吃早餐的,所以这些白领都是自己包子店的“有效客户”,只要自己的包子卫生,味道好,就肯定会受到白领的青睐,包子店的生意自然无可担忧。

  “刘师傅大包”在南京路取得成功,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早餐市场是块特别大的蛋糕,发展空间特别大,如果做成功了,照样能成为亿万富豪。就在他信心十足的时分,一个常常买包子的白领对刘会平说:“你们的包子味道确实不错,但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带到办公室去吃,你们如果能像麦当劳那样成为品牌就好了。”

  一句话提醒了刘会平,他开始思考走连锁发展的路子,为了改变传统包子店给人的印象,他给包子店取了一个时髦又带着洋味的名字——芭比馒头,并按照公司化路线运营。路线规划好后,在实际中却遇到了困难,那就是伴着员工的增多,刘会平的管理能力日益受到挑战。毕竟,他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闯荡。工作之余,刘会平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经济管理,想尽快弥补自己管理能力上的不足。

  在刘会平的努力之下,半年后,馅料加工厂终于建成。在这期间,“芭比馒头”又增加了30多家分店。

  2011年初,经过层层评比,刘会平被评为“安徽年度经济人物”!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刘会平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虽然每个包子的净利润只有一角钱,但他的“芭比馒头”,完成了年产销包子5个亿的行业奇迹……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