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从一次饭局中“嗅”出创业灵感
2014-07-11 12:37  浏览:26847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陈东东在石家庄的包子铺开张首月,他的包子铺净利润达到了一万二。在“首战告捷”的背后,是陈东东学生时期丰富的“不务正业”的生意经验积累。

  陈东东在石家庄的包子铺开张的那一天,预先准备好的七八十屉包子在两个小时内销售一空,很多排队的顾客最后都没买。开业首月,陈东东的包子铺净利润达到了一万二。在“首战告捷”的背后,是陈东东学生时期丰富的“不务正业”的生意经验积累。

  和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不同,陈东东大学毕业后没有四处投简历,忙于找工作,而是选择开一家包子铺。

  说起创业的想法,还要追溯到上大学时,有一次陈东东去大连看女朋友,在一家包子铺吃饭时,包子的味道给他留下了深入的印象。第二天,他和女朋友又去了那家包子店,但此次他不是去吃包子,而是去数包子,看看一天能卖多少。

  第二天,陈东东和女友一大早就来到店里。从11点到下午13点,两个小时的工夫一共卖出去2700多个包子!陈东东算了一笔账,每个包子0.7元,根据这个行业的惯例,除去场地、人工、原料等成本,每天的净利润至少有300元。经过考察市场,陈东东决定在石家庄开一家包子铺。

  怎样做出好口味的包子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陈东东尝了好几个店的包子,再参考这几个店的经营状况,最终选择了离自己家不远的一家包子店,并决定去店里学艺。

  店里的老师傅拒绝了他的哀求。但陈东东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每天到店里软磨硬泡。十几次下来,老师傅一直不为所动。2009年12月17日,石家庄下了很大的雪,陈东东骑着电动车,满身花白地来到店里时,老师傅终于被打动了,他成功留下来在店里学习手艺。

  每天早上,陈东东都从家里出发,骑40分钟自行车,7点赶到店里。一直到晚上21点左右,再收拾店铺,下班回家。

  开业首月净入1.2万元

  2011年6月7日,包子铺正式开张。开张头一晚,陈东东在店里和妹妹一起准备面、馅,共做了七八十屉包子。一中午,包子已销售一空,还有很多人没有买到。

  对这样的业绩,陈东东总结,最重要的原因是包子料好,配方好。“六瘦四肥的五花肉,富强粉,香油是18块钱一斤的。”陈东东说,“厨房是透明的,里面怎么做包子,干净不干净,购买者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晰楚。”

  开业第一个月结束时,陈东东净赚一万两千元。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他又在小区里雇了四个人帮助。就这样,陈东东的店铺逐渐走上正轨,月盈利在5000元到8000元。

  陈东东筹备包子铺时还是在校学生,周围同学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一个大学生,卖包子多没面子啊。”面对同学的“另眼相看”,陈东东有自己的想法,“面子是需要有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如果没有经济基础,面子无从谈起。”陈东东觉得,靠自己的双手吃饭,靠劳动赚钱,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