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芮尔
悠悠酒曲香,绵绵情谊长。”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是酱酒酿造的法门。今年端午佳节,“顺天应时 端午制曲· 2021郎酒端午制曲大典”在郎酒庄园吴家沟生态酿酒区隆重举行。
说起端午,就绕不开,爱国诗人屈原。说起酒,也绕不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端午是郎酒制曲的佳日,更是诗人们的节日。在郎酒制曲大典的现场,也有很多知名作家诗人的身影。其中有《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作家梁平等50位,诗人作家朋友。他们现场感受传统酿酒工艺,并与郎酒定下八年之约。
郎酒流传千年的酿造技艺根植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文明鼎盛的标志之一。
端午时节,气温升高,菌群滋生,万物欣然,这正是制作酒曲的最佳时节。顺天应时,遵循古法,好曲酿好酒。一年为期,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是郎酒生产工艺的特点。从端午制曲的麦香、曲香,到重阳投粮的粮香、酱香……郎酒的制作周期由此生发。
制曲大典结束后,作家诗人朋友在吴家沟制曲车间亲手参与了酒曲的制作。他们与女工一同为曲块拉边,然后送入发酵仓……这些由作家诗人朋友们签名“认领”后的酒曲,将经过多道工序,历经1年蜕变,参与到2022年的酿酒工序。
随后,作家诗人朋友在15升青花郎酒瓶上签名,与郎酒定下「青花君子 八年之约」。八年后,这些酒瓶中将装入他们亲自参与酿造的酱香浓酒。
佳肴之息不随时去而逝也, 默然等待八年,只为能够重逢。从明年这些酒曲参与酿造开始,产自川南黔北的米红粱,将与诗人作家们今日制作的酒曲一起,历经「生长养藏」独特酿储工艺的历练,经过7年春秋变幻,方得品质青花郎。再加上嘉宾们参与制曲的今年,恰好8年光阴。
八年之约期满,参与制曲的作家诗人朋友可以凭酒券,领取到用今日亲手制作的酒曲酿制的青花郎。到那时,历经「生长养藏」的郎酒早已酱香四溢,8年的沉淀发酵,终得品质好酒。
“我有一壶酒,聊以慰风采。尽倾江河里,赠饮天下人。”郎酒这一举动将诗意酿进了酒里。从制曲到出厂至少八年时间,郎酒对品质的追求,从未停止。酿酒的艺术,源于对品质的,追求,坚持古法,守正创新,禁得住时间考验,成就甘洌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