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分享
提升工资安全感的方法!
2014-07-11 12:20  浏览:327367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工资对于上班族来说永远是最被关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最近关于工资安全感的微博和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有没有工资安全感跟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其实也是休戚相关的,或者说跟我们会不会花钱也是很有关系的。那么,工资应当怎么花才会给自己一些安全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年代的人是怎么花第一份工资的吧!

  北京白领抱怨在北京月收入7500元仍没有安全感,不少网友纷纷在微博上支持该观点,称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

  的确,工资代表着时期的变迁,伴着第一批90后应届生即将踏上工作岗位,领取人生的第一份薪水。作为过来人,你还记得自己刚上班时的工资是多少吗?领了工资又是怎么花的呢?是否也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成为“月光族”吗?

  【50后 工资全上交只留2元零花】

  调查对象:张女士,62岁,工厂操作工

  第一个月工资:17元

  用途:补贴家用、零花

  68届下乡知青张女士,1974年回到沈阳一家企业上班,刚进厂就是学徒工,工资只有17元。

  在家中是老大的张女士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工资全部上交,补贴家用,只留2元钱零花。“妈妈把我养大不轻易,所以一发工资我就把钱交给妈妈,只留了2元钱给自己零花。那时没有自行车,也舍不得花5分钱坐电车,上哪儿全靠一双脚。”这样的生活直到三年学徒过后,工资才涨到38元,也有了自己的储蓄,每月可以存2元,存了整整快两年才给自己买了件呢子衣服。张女士对自己的收入增长依然记忆犹新。

  【60后 攒工资只为买台自行车】

  调查对象:孙振江,48岁,工厂技术人员

  第一个月工资:40多元

  用途:请吃饭、买球鞋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孙先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就被分到一家企业做技术员,刚上班工资只有40多元,可当时这个工资水平已经是不错的了。

  “我还记着第一个月发工资,我就找到留在沈阳的大学同学吃了一顿,几个人花了不到20元,已经撑得不行。一条大王鱼是最贵的菜,才两三块钱,更别说青菜了。”孙先生说,自己当时住在单身宿舍,平时基本上吃食堂。当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唯一的花销就是买些运动服、球鞋什么的。后来,觉得自己也应当省着点花,于是存了几个月钱,给自己买了台“永久”自行车,没事就在宿舍门前擦车。

1/212下一页尾页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