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宣传非遗保护政策,加深广大群众对非遗保护政策的了解,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非遗韵,乡村情”乡村振兴调研团前往乾县王村镇大王村进行非遗保护政策的宣讲,调研团宣传员刘碧文同学向村民们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内容。这次宣传不仅提高了农村地区群众对非遗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激发村民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为宣传非遗文化做出贡献。
随后,调研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群众,调查他们对于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一些认识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耐心,细致记录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之后队员们将就问卷的结果进行汇总,希望这次的调研成果能够作为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推动保护传统非遗文化的宝贵参考。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深刻的认识到文化的传承只靠一辈人是不够的,需要几辈人世世代代代的努力才可筑就。因此,身为青年的队员们更应该去保护非遗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调研结束后,队员们来到了乾州鼓楼附近开展“清凉一夏”志愿活动——在炎热的夏日为群众送去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驱蚊用品。为了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此次活动,队员们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手绘帆布包,和群众们现场共同绘制精美的图案,同时还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一百余份,并且收回调查问卷五十余份,对大家进行非遗保护的宣传和调研,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广场参与活动,增加了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随后,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团队成员们在人民广场开展了大扫除志愿活动。大家清扫道路卫生、捡拾绿篱里的白色垃圾,干得热火朝天,一会儿的工夫,整个广场就被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次活动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不怕脏累,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了广场辖区环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用实际行动维护环境,营造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夕阳西下,一天的活动结束了,我深深地感到,文化赋予了一个民族精神源泉;传承,融汇了一个民族的精彩。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调研、宣讲,将更一步提升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坚定弘扬民族精神的如磐信念。通讯员:(郝依宁 刘岱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