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辖区总面积为7149.8平方公里,全县辖14镇5乡,178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有2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
天祝县发展改革委承担的农产品调查任务是畜产品成本调查,包括牦牛和山羊两个品种,2020年因祁连山生态保护,取消了山羊的成本调查任务,现只保留牦牛一个成本调查品种,涉及天祝县三个乡镇,9户调查户。同时还承担着十多个调查点100多个调查品的农牧产品采价任务。2018年,天祝县发展改革局被评为“2015—2017年度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优秀集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基层农本调查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求真务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屈小平同志就是其中一位基层农本调查人员。1989年,屈小平同志调到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物价委员会工作,2020年机构改革时转隶至天祝县发展改革局,期间他一直在乌鞘岭下的天祝县从事基层农牧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弹指一挥间,33年时光过去了,他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价格工作。
33年的农产品成本调查经历,让他深刻感悟到要做好农本调查工作,必须要练好“五心诀”,即“热心、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
兢兢业业 坚守使命
当年参加工作伊始,26岁的他年轻气盛,富有远大理想,对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他从内心深处看不上。他简单地认为,成本工作不就是个简单的数据组合吗?有什么难的?
老一代农本人告诉他:“成本工作不是简单地将数据组合在一起,每一个数据后面反映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农牧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图景,是他们一年来为了生活而奔波努力的付出和收获,更是政府进一步制定更好富民政策的依据”。当时的他还是不以为然,不能理解农本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对刚刚参加工作的他来说,没有多少农村生活经验,要跟朴实憨厚的农牧民打交道,对他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最初,下乡入户,他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问什么,怎么问,结果是:问的人切不准要害,听的人抓不住重点,两头往往都是雾水。回来再整理调查数据时,又发现缺失好多数据,他不得不提起包,再次深入乡村。
而对身在藏区的他来说,下乡入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天祝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海拔高,地形复杂,山大沟深,气候严寒,有人戏称“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要到农牧民家中入户,需要到离家很远的大山里,有的地方不通公路,只能步行,翻山涉水,步履艰难,每次入户采集数据,都是一次挑战。
比如:牧民放牧,冬季草场很近就在家门口,但夏季草场很远,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为了采集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他们先坐车到乡镇,再步行到村组,然后沿着牧民入山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地攀援而上,一步步进入深山。一路独有的高原、雪山,风景如画,雪山下野花盛开,点缀其中的白牦牛更是格外美丽,可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无心欣赏这雪域美景。
寒暄、问候之后,赶快进入主题,了解牧民一年来的畜产品投入和收入情况、当年的牧草生长情况、饲料价格、副产品价格和销售收入情况,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询问各种数据之后,又告诉牧民们各种山外的情况,如牛毛的价格、牛肉价格、农具价格、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同时给他们发放成本调查误工补贴等等。
调查工作结束,他再气喘吁吁返回山下。看着采集到的数据时,他心中百感交集,不由地对老一辈农本人肃然起敬。深感原来他看似简单的工作,现在看来是如此的高大庄严,每一条每一笔看似不起眼的小数据无一不是他们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和折射,也是农牧民参与国家建设的不朽见证,不由地对自己以前对待工作的漫不经心暗自羞愧,从此开始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农产品成本调查的意义和工作内涵,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个调查数据。
求真务实 永葆本色
自从天祝县被省、市确定为畜产品成本调查县以来,他秉持调查统计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科学选择调查对象,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和连续性。严格落实调查制度,在加强对农户培训的基础上,坚持所有数据都来于基层。并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送相关调查数据信息,做到数据无差错,情况都真实。
通过多年与农牧民打交道,他和农牧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深切理解他们的辛勤劳动,每年按时兑现奖补,按照要求,及时、足额发放误工补贴,有时还自己买一些生活必需品送给调查户,感谢他们对农本调查工作的支持。他的这种真正沉下身子深入农村,与农牧民打成一片的工作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调查户的工作积极性,也为数据的真实、准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牧产品的采价任务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庞杂。每个采价日前一天,他都需要到采价点去转转,按照规格品目录、产地、规格品计量单位的统一要求,观察所采产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并认真记录分析,有变动及时向局里汇报,确保采价日当天的源头数据准确;采价过程中有问题的,他及时沟通协调。
比如:去年夏天,在采价时,他发现所采集的牦牛肉价格不是真的牦牛,而是由黄牛替代的,而标签上却标明是牦牛肉,虽然两种肉之间的价格相差不是太大,但他认为这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他立刻找来老板询问情况,并纠正了问题,避免了潜在的价格纠纷。
逆行而上 保供稳价
“疫情就是命令,稳价就是责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自治县的社会生产和流通消费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形势一度较为严峻。对他这个价格工作者而言,这是一场真正的“大考”,直接要求就是:价格监测更靠前更及时、价格调控更精准更扎实。
面对疫情期间艰巨的工作任务,他迎难而上、恪尽职守、连续奋战在抗疫情、稳价格工作的一线。除了在疫情防控点认真值守以外,他时刻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一时间启动了全县应急价格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动态,实行日监测日报告,发现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就主动深入市场调查,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他在接到群众举报本地蔬菜店价格大幅上涨后,立即会同市场监管部门跟进调查处理,平息每次蔬菜的“涨价风波”。
正是有无数像他这样的基层工作者,疫情期间迎难而上,克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保障了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为抗疫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多年来,屈小平同志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下达的各项调查工作,每年都能够圆满完成天祝县的成本调查、成本监审和价格监测等任务。多次在单位年终考评中评为优秀,被市局评为先进个人。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中,有无数的农产品调查人员,数十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求真务实,无怨无悔,把全部的时间精力和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价格事业上,用青春之笔,饱蘸热爱农牧民的浓墨重彩,在广袤大地上谱写着自己充实而无悔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