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方法有哪些?要想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详细可执行方法是什么?本文中对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作了一些简要解析。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消费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成可持续发展。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当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入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想,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消费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消费效率,成为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顺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名誉,增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完成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制造更多的精品,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统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当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的详细执行方法:
1、强化危机意识与紧迫感
分析市场与竞争现实,使员工从客户的反馈及竞争者的状况看到自己的不足,产生危机感及主动进取提升的意识。 要注意的是,由于过去领导做报告总是事前布满困难,事后总结又是巨大成就,导致人们听过太多“狼来了”,失去爱好。 因此,要真正引起危机感,不能空谈,而是要以详细的关键现实说话,指出哪些是客户认为企业不足的,问题出在哪里,导致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竞争者到底强在哪些详细方面,这些方面将如何能够对整个企业的生活造成威胁。 然后让员工自己反思,企业的问题及潜在的生活危机问题。
2、企业领导特点
领导的工作核心在于建立联盟,组建团队。 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是触及到多个领域的综合问题,单个人无法完成,因此需要能力、优势互补的领导团队协作完成,这就要求领导的工作重点从个人进取向组建、培养团队过渡。 其次,企业领导需要在高层尽可能多地争取支持者,形成具有很强实力的领导联盟,这样有利于在保证政策的力度及可持续性,防止在遇到问题时,“后院起火”,使发展思路遭受挫折,以至夭折;
3、建立“疯狂”的愿景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这时分,企业往往需要“跳跃式”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将迫使企业员工以更快、更高效、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方式快速提高。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员工才真正能够发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及组织内部的薄弱环节在哪里,才真正具有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与提升的方向。 “疯狂”的愿景就是指导组织以这种方式进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它能够持续提醒组织内所有员工,“任重道远”,不得有丝毫懈怠。 而且工作不仅要兢兢业业,更要讲求以更好的方式,如团队协作等,更快地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