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峪村便民桥建成通车啦!”村民高兴地奔走相告。“想想之前一到林果或者庄家收获季节就堵车,几乎是寸步难行,现在桥修好了,方便多了。”沂水县诸葛镇秀峪村的老党员王升田 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和上级派来的第一书记为秀峪村老少爷们办的好事、实事”。
秀峪村落东西长1公里有余,地处一道山梁之上,相对落差70多米,自东向西两条道路能进出,其中,由于村庄建设年代久远,民居错落,加上道路狭窄,一到农忙时节,农用车辆一多村里的道路无法通行。多年来,“行路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居住在这里的村民。
省派山东农业大学第一书记李发峰一驻村就马不停蹄的进家入户,查访村情民情,在走访中李发峰得知村民行路不便这一情况后,主动谋划思路,参入方案制定,多次“跑腿”向相关部门汇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历时3个多月,总投资40万元的桥梁建成使用。
“责任与担当同在,作为第一书记我肩上有担子,心中有责任”李发峰常说,“我要扎根基层,尽心实干,既然来了就要想尽办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到村他就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紧紧围绕群众切身利益,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记了满满一本子,然后他把“问题清单”变成“责任清单”,真正为群众一件一件的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第一书记”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
李发锋根据村里实际情况的需要,多方协调资金在秀峪村新修建生态蓄水池7个、森林防火道1080米,争取水土保持项目种植黄栌、连翘等各1万株用于村内绿化;争取水利移民资金31万元用于道路边坡加固和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实施桥梁修建、河道清理、美化绿化等工程6项。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
秀峪村群山环绕、谷深林密,村民种植的中药材以及香椿甜杏等农产品老是滞销,村民很是着急。自去年驻村以来,李发锋结合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利用自己单位等线下资源和微信、电商等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现以帮助群众销售甜糯玉米5000多斤,各种中药材2000多斤,村民喜笑颜开。
秀峪村沟多、谷深、林密,可谓是:十里秀峪纳百谷,千顷密林藏万宝。守着现有的绿水青山如不把它变成金山银山岂不可惜,李发锋跟村两委经过研讨决定,尽力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盘活村内错落有致的北方民居,把村内沉睡的老房子“唤醒”,发展“山乡情趣”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把秀峪村建成游客寻找乡愁,体验文化的网红打卡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村庄发展,规划先行。李发峰带领村“两委”多方考察学习,并与省文旅厅和山东农业大学的规划设计院对接,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并深挖其他产业发展潜力。
为了要使村庄持久的发展,使村庄发展有不竭的动力,李发锋狠抓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靶向赋能抓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监督管理提质效,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严格执行村级制度管理;激励保障强引领,落实党员分类管理量化积分制度,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同时坚持党建引领,按照红色、古色、绿色、蓝色“四色”赋能思路,为秀峪村的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崔玉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