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人民法庭 | 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 以司法力量守护历史文脉
2023-03-23 09:26  浏览:111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 | 本刊记者 刘庭梅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也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河北省秦皇岛市长城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汇聚了16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辖区内223.1公里明长城,是中国长城建筑最精美、体例最齐全、军事防御体系最完备的重要区段。

为进一步提升长城文化司法保护水平,2022年6月30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法院设立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据悉,该法庭是全国首家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是秦皇岛法院系统守护长城文化资源的重要司法举措、加强长城司法保护的具体平台。成立半年多来,该法庭已受理案件74件,结案68件,切实发挥了保护长城文化的司法力量。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法院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外景 供图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法院

打造长城保护“品牌法庭”

“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涉长城行政公益诉讼33件。在长城文化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司法需求。”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设立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是对这一司法需求的有力回应。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成立后,统一管辖审理秦皇岛市涉长城文化资源保护的一审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案件。涉山海关古城内的不动产交易、资产置换,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纠纷等,全部纳入该法庭受案范围。

秦皇岛两级法院努力把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打造成专司长城保护、长城文化资源保护和长城文化法治宣传的重要阵地。该法庭采用“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统一涉长城案件的裁判标准,构建秦皇岛特色长城保护审判模式,对各类涉长城保护一审案件充分采取网上立案、预约立案、跨域立案等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审判质效,打造长城保护“品牌法庭”“示范法庭”。

法庭成立后审理的第一起案件,就是涉山海关古城内历史建筑的民事纠纷案件。

该案中,申请人王某、孟某为夫妻关系,妻子王某名下有山海关古城内房产一套。该房屋建于清代,于2019年被评为秦皇岛市历史建筑。2022年3月,王某、孟某邻居崔某紧邻其房屋搭建高墙,对申请人居住安全和房屋通风、采光、排水造成一定影响。

2022年6月16日,王某、孟某夫妻向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请求该院支持其起诉崔某对申请人的房屋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检察院认为,因申请人孟某是残疾人,其提起诉讼确有困难,且案涉房屋为秦皇岛市历史建筑,崔某的行为侵害了申请人的财产权,决定支持起诉。

最终,法庭判决被告对王某、孟某的房屋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及时保护了涉长城的附属设施。

形成长城司法保护合力

2022年10月28日,一起因在长城喷涂文字而引发的侵害长城损害赔偿纠纷案在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公开审理。据悉,该案是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成立以来审理的首例侵害长城本体的案件,也是该庭审理的首例跨区域管辖案件。

2022年夏天,长城保护员在巡查长城时发现,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九门口长城券门墙壁被人用油漆喷涂广告。负责该行政区域长城保护工作的秦皇岛市海港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下简称“海港区文旅局”)遂报警。派出所查明,上述涂污行为系由海港区某村村民朱某某实施,遂对朱某某处以罚款200元。

此后,海港区文旅局多次联系朱某某,要求其清除涂污字样,但朱某某擦除和修复结果无法达到修复标准,海港区文旅局遂委托文物修复机构修复了涂污部分,并诉至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请求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原告文物修复维修费用24237元;判令被告在全国性媒体刊登公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为加强庭审的专业性,山海关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增选了陈玉、郭泽民两位具有长城保护和文物保护专业背景的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这也是该法庭首例有长城保护专家参与审理的案件。

同时,法庭还专门以公开庭审的形式,邀请长城保护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秦皇岛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30余人旁听了庭审。

庭审过程中,两名人民陪审员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对诉讼参与人进行发问,提出了意见观点。

法庭根据案件审理情况,经过合议予以当庭宣判,支持原告方海港区文旅局的诉讼请求。

对于宣判结果,被告朱某某表示接受,对自己由于无知侵害长城本体的违法行为表示后悔,今后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保护长城,努力宣传长城保护知识和法律。

旁听庭审的长城保护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表示:“过去,涉长城案件按一般案件受理审判,不公开宣传,影响力小。这次公开庭审,是一堂对宣传长城保护法律法规非常有意义的法治公开课,不仅提升了长城文化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和威慑力,也让长城保护更深入人心。”

树立长城文化保护意识

为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提升群众对长城文化的保护意识,2022年12月9日,山海关法院邀请该区司法局共同开展“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普法公开课堂”活动,面向公众开放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开设普法公开课堂,通过“零距离”司法接触,将长城保护与法治宣传结合起来,以增强人民群众对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群众、社区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走进法庭,一同参观并了解法庭的建设情况、受理案件范围、法庭的职能作用等。同时,现场模拟开展了庭审活动,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法庭的庄严肃穆,体验到法院的审判流程,对保护长城文化的司法活动形成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法庭干警走出法庭,走上街头,为当地群众送上包括《长城保护条例》、环境保护宣传册等在内的“法治大礼包”,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为推动法庭建设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特色化,法庭干警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征求百姓对法庭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开放日”活动是阳光司法的重要举措,让法院工作更接地气,让百姓更了解法庭,也让百姓更加自觉地加入长城文化保护宣传队伍中,进而积极营造全社会保护长城、爱护长城的浓厚氛围。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3年第04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14期

编辑/孙敏


发布人:63c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