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至24日,2023年电力市场春季论坛在陕西省太原市成功召开。
此次盛会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得到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协助支持。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也作为支持单位之一,积极参与了本次论坛。
论坛以总结现有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成果为基础,旨在凝聚共识、促进双碳目标下电力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数十位权威专家和领导共同参会,其中包括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大雁,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蔡葆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以及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能源转型项目主任Anders Hove等。
参会者围绕主题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涵盖了"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趋势与电力现货试点建设总体情况"、"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市场机制构想"、"高比例新能源下的电力现货市场重构"、"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以及"电-碳市场交互下的价格逻辑与配置效率"等议题,分析市场建设的新动向和趋势。
论坛指出,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初步确立了"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市场框架,并取得了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协同运行的初步成效。本次论坛中,清大科越高级副总裁匡洪辉受邀参与了圆桌对话环节,就"多层次市场协同运行探讨"的议题与来自中国电科院电力自动化所、国网华东分部调控中心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获得会场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匡洪辉提到,多层次市场的协同运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他强调了市场工作时序的紧密衔接,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电网安全风险。于此同时,多层次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仍在完善中,尚未完全覆盖省间的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此外,电网和市场主体都在面临市场选择的难题,且市场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仍存在省际壁垒,这增加了市场主体的决策难度。
论坛上,匡洪辉提出了三种市场协调模式,并建议建立合理的市场化价格信号传导机制,设立用电权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电网代购与市场主体之间交易关系和结算路径的畅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