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共商AI助力公益美好未来,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腾讯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
2024-03-01 14:27  浏览:878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月27日,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腾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在云南丽江正式启动。会议围绕数字时代下的“儿童素养教育、社区公益、生态环保”三大议题,邀请多领域专家学者、公益组织代表参与,号召社会各界共创技术公益解决方案。

  在本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启动仪式现场,一场关于技术公益的圆桌论坛邀请了众多嘉宾的参与。本次圆桌论坛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主持,暨南大学儿童创新研究所所长王学文、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尹仑、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联合创始人魏晨、腾讯杰出科学家郑冶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技术公益的未来发展。

  技术公益领域正在蓬勃发展,葛燄对此充满期待。从腾讯科技向善的实践中,可以看到众多实验室、技术开发者以及科学家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尽管公益行业在数字化方面的步伐正在加速中,但仍然希望能积极融入技术发展的热潮,实现更多的创新发展。“我们是一群心中有光的人,一起在努力,我们相信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更好的一些解决方案,我们也相信科技向善的魅力就在于此,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好,让人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幸福。”

  圆桌论坛中,来自儿童教育、环境保护、社区公益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发表了自己对技术公益的见解。王学文认为,通过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有利于教育的高效与均衡发展;尹仑则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中数字化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进行分享,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建议;魏晨指出,技术公益能够在政策风险决策、青少年自伤自残自杀趋势性判断、虚拟社区场景创造等方面发挥作用;郑冶枫也向大家分享了近期腾讯通过技术手段在两癌筛查、知识科普、心理疏导等公益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圆桌论坛现场

  王学文:要拥抱AI,探索儿童素养教育的未来

  暨南大学儿童创新研究所所长王学文在圆桌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儿童教育领域的经验和看法。他指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儿童教育领域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他强调,科技在提高教育效率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教育中。“科技发展对人的吸引力是自发的、自动的,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他们实际很需要这样的东西来弥补‘人海战术’的不足。”

  谈到儿童素养教育,王学文提出了四大关键词“志趣、创新、融通、思辨”,在实践这四大指标的过程中,他认为可以在实践中采用科技手段,通过游戏化的过程来助力,例如借助于人工智能或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实验模型,让孩子们以及从事科教的老师们“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直观感知前沿知识。

  在青少年对科技的过度依赖问题上,王学文认为,“对科技开发者来说,应基于AI发展是赋能人类,而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取代人类”。本着这个原则,在面对青少年防沉迷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与时俱进,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尽可能采用游戏化方式来引导他们参与其他多元活动,让科技工具使用和艺术自然体育等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减少对某单一科技工具的过度依赖。

  尹仑:AI能够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承民族智慧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尹仑分享了他对于AI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生物多样性的数据分析与监测,可以利用AI来处理分析摄像机、红外线监测仪拍摄的海量照片,大幅提升分析、处理照片的效率,识别生物种群。同时根据数据分析, AI可以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系统的完善建立,例如通过将科学家们的科研成果和研究经验建立成模型,来分析判断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趋势,进而提出对应的保护行动和方法。第二,针对极小物种、旗舰物种的保护工作,如滇金丝猴保护,AI能够帮助建立个体识别网络,通过“猴脸识别”定位、叫声定位等方式来有效助力物种保护工作。第三,AI技术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知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与AI的综合性、复杂性、非线性发展特点相契合。未来,AI可协助收集各民族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并建立大数据,为保护传统知识提供支持。同时,AI可以基于千百年传统知识形成的大数据,判断生物多样性未来趋势,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提供建议。总之,AI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此外,尹仑认为在大众倡导和传播生态保护方面,AI技术也能帮助大众深度了解生态环境,参与生物多样性的治理。“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野生动物,最重要的是距离感。怎么让我们社会大众了解物种生存情况呢?AI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尹仑表示,在保护区核心地带,一般人无法进入的情况下,AI技术带领大众深度体验当地环境,并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公众参与到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魏晨:技术创新助力社区公益,本质还是要“以人为本”

  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联合创始人魏晨认为,人工智能、算法、AI、虚拟场景等技术在政策风险决策、青少年自伤自残自杀趋势性判断、虚拟社区场景创造等方面发挥作用,整体而言,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针对技术发展对社区公益的影响,魏晨认为,未来将涉及预防、干预和发展三个场景。预防方面,他提到了养老机器人可能在家庭养老中发挥作用。在干预方面,他强调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AI和大数据将对诊断和干预提供支持。在发展方面,他认为社区未来需要更好的管理和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对于提升社区服务效率,他建议首先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其次要加强资产导向,盘活社区内人力资源、固定资产、空间资源等资产盘活。最后,在构建治理框架方面,魏晨指出,“以前养老都属于‘投喂型’养老,不一定正确,吃好喝好觉得养老问题就解决了,其实老年人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其中魏晨认为,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在社区公益中格外重要。“女性的传统形象,会变成社区中特别积极的一种人力资源,能够盘活社区内的家人、邻居等资源,是撬动社区公益的关键点之一。”

  郑冶枫:用AI做公益,既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腾讯杰出科学家郑冶枫则分享了腾讯在技术公益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他表示,腾讯一直致力于利用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推动公益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比如,近期腾讯通过AI能力的应用,推动电子阴道镜影像辅助诊断等创新技术在低资源地区的落地,推进“两癌”综合防控,通过在中西部七省30余个地区开展试点,助力加速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郑冶枫提到,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科普知识和视频生成等领域有了更多应用。例如,腾讯医典利用AIGC技术生成科普文章和视频,大幅提高了科普文章生成效率。此外,他还探讨了利用ChatGPT等技术开发心理治疗的大模型,为心理病人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帮助解决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的问题。

  对于如何提升社区公益从业者的能力,郑冶枫建议开展培训。他还提到可以与教育专家合作,在中小学地区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此外,他强调了提高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培训更多是灌输型的,有的学生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领域会想自主学习。”他建议利用AI技术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提高自主学习效率,让大模型、AI技术可以无限放大,作为“私人教师”去提高大家自主学习的效率。

  坚守科技向善的初心,腾讯将不断汇聚社会公益力量,深入挖掘技术与公益的融合潜力。第四届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将于7月中旬进行现场评审与获选公示,届时将有一系列优秀技术公益案例精彩呈现。敬请期待这些充满创意与关怀的案例落地,共同见证科技与公益的无限可能。

 

【广告】

发布人:1b6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