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棠给准备创业的年轻人的第一个建议是 Sharpen the sword(精益求精),“我的建议是,选对目标,不要朝三暮四。”施崇棠认为,找寻你的范畴领域、技术能力,和能够尽其发挥所能的地方去精益求精。把大学时期的电磁学念二十几遍,就是要从基础的东西,来决定这一切。
IT商业新闻网注:以下内容主要来源于台杂志文章部分摘编,如需阅读全文请咨询原文作者。
一场施崇棠在哈佛商学院的演讲,分享了华硕如何从小公司成为全球NB第五大品牌,他又如何从小工程师到品牌领导人。
施崇棠用六十岁的人生智慧,与年轻人分享创业前该做的五件事。
华硕从主板起家,后打着“坚若磐石”口号做笔记本电脑,再到2007年掀起上网本热潮的Eee PC,华硕董事长施崇棠总是用产品力向市场证明,华硕坚持“精采创新、完美品质”的核心竞争力。
即使在苹果iPad独占平板电脑市场的情势下,今年四月华硕推出的平板电脑“变形金刚”异军突起,被《华盛顿邮报》推崇赛过第一代iPad。
伴着华硕品牌名扬国际,市值逼近新台币一千五百亿元,施崇棠也成为全球科技业风云人物。
施崇棠给准备创业的年轻人的第一个建议是 Sharpen the sword(精益求精),“我的建议是,选对目标,不要朝三暮四。”施崇棠认为,找寻你的范畴领域、技术能力,和能够尽其发挥所能的地方去精益求精。把大学时期的电磁学念二十几遍,就是要从基础的东西,来决定这一切。
施崇棠出生于彰化的公务员家庭,从台大电机系毕业后,再进入交大管理科学研究所进修。二十七岁进入宏碁带领研发部门,当时,以施崇棠为首的工程师团队兴起创业念头,“我们都对电脑技术疯狂,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那种人。”
华硕成立初期,施崇棠和另四位同样是工程师出身的创办者─童子贤、徐世昌、谢伟琦和廖敏雄,就选定以主机板为业务,并制造出最快速、最可信赖的主机板,才让华硕得以在06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主机板厂商,荣登股王。
在专精的领域发挥才能外,施崇棠认为跟对潮流(Ride the right wave)是第二个重要议题。华硕开始营运的资本额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十万美元,其中施崇棠出了60%的资金,至今他仍是华硕的最大股东。“即使我们没有强盛的财务作为后盾,但是至少我们能有开阔的视野。”
施崇棠和他的团队在1990年即预见主机板模组将会引领潮流,且个人电脑都会运用标准化的主机板,势必能打造一个大市场。“我们就是有那个胆量,认为进攻主机板市场将会有一番作为。这对宏碁这样的大公司而言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却很重要。开拓你的视野并且抓住重要的机会。”
有技术,看准市场抓住机会后,施崇棠认为年轻人下一步,应当要选择对的创业伙伴(Choose the right partners),“别只看员工的工作能力,你必须去一一分析他们与生俱来的个性,他们将会成为你终生的工作伙伴,他们的个性与专业能力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