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马云史玉柱的快基因分析:赌徒本色 营销成就一切
2014-07-11 12:35  浏览:24848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这个年代,属于“快公司”。舞台虽大,10年尚短。对于史玉柱与马云来说,“快公司”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能领受超越常规的荣耀;然而“快公司”又是无奈的,因为太多的疑惑与迷乱一直萦绕旁侧。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巨人和阿里巴巴超常规崛起下的“赌徒”背景里的传奇色彩。

  “最闻名的失利者”、“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曾分别是史玉柱(微博)和马云(微博)被“神化”后的“冠冕”。

  听到别人如此评价自己,史玉柱和马云会作何感想,我们无从知晓;他俩是否会想起不久前的1999年?那一年,史玉柱凭借脑白金死灰复燃,马云则创立了阿里巴巴。或许一切定论都还显得过于匆促、苍白,但巨人和阿里巴巴超常规崛起下的“赌徒”背景,却着实有些传奇色彩。

  出场人物:史玉柱 马云

  关键字:赌性、快公司

  商业影响力:商业模式 资本运作 概念营销

  1.雷同的角色扮演:“赌徒”本色

  “如果下海失利,我就跳海”。血性豪迈、誓词铿锵。1989年年初,深圳,柔弱书生史玉柱开启创业、创富的激情岁月。

  史玉柱的“第一桶金”靠软件开发博取。相较而言,史玉柱的长处恰恰是马云的缺点,史在IT技术开发面的功力远非马云所能比。

  “IT技术不够擅长的话,或许会影响马云对互联网产业的研判与决断。不过,好在阿里巴巴不是吃‘技术饭’的。”在财经作家孙燕君看来,马云的短板正是“IT技术不够擅长”,这方面,他与王志东(微博)、丁磊、李彦宏都有差距。孙燕君与马云有着13年的交情。

  1992年迁至珠海后,史玉柱的个人梦想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将巨人公司打造成“中国的IBM”。及至1995年,史玉柱在全国范围内以雷霆之势发动“三大战争”(药品、保健品、电脑),激情澎湃地宣称“三大战争”完成之后,巨人将跨越100亿元关口,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在彼时的史玉柱的眼里,市场就是赌场,他要赌一把大的。

  史玉柱一直认为自己运气好,但凡抵临绝境总会如有神助化险为夷。但不幸的是,他败了,而且很惨。信仰“数字就是规模、速度就是效益”的他,头脑发热之下,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将巨人大厦由18层一步步推高至70层,正是这种“冲动的惩罚”彻底埋葬了他当时的梦想。

  在史玉柱的“字典”里,“赌徒”是个褒义词。他曾经直言不讳地对本报记者说:“我就是赌徒,这无所谓。什么叫赌?无法预知结果,只能凭借自我感觉做的事情都属于赌博。只要投资,你很难预期未来,所有的经营企业者都存在赌博的成分,除非你把钱存银行吃利息,那就不用赌了。”

  1997年,巨人危机总爆发,史玉柱逃离珠海、转战上海,以保健品的名义连续豪赌。当然,彼时的境况下,保健品确是赌输家底的史玉柱快速完成自我救赎的必由之途。

  史玉柱运用军事思维发动“三大战争”时,杭州青年马云在美国触网,他的生活自此改变。

  创业之初的马云不像现在这样个性张狂、语锋凌厉,尽管他那时口才也很好。始于1995年,马云在杭州向企业兜售一种难觅其踪的产品——网络页面。那个时分,马云已经有了“偶像”,他就是带领雅虎腾飞的杨致远。梦想在心中激荡,马云要干的是把“中国黄页”做成中国雅虎。

  为了把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做大做强,马云来到了北京,但是没有人相信他。1995年年末的一天,孙燕君约请了30家媒体的领导,聚拢到长安俱乐部雷吉尔餐厅听马云“讲互联网”。“沙龙”从晚上7点一直持续到11点才结束,大家喝得醉醺醺一哄而散,马云的那些奇思妙想如同过眼云烟,没有一个人拿他当回事儿。

  孙燕君记得当时有人向马云提了个问题:“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民营公司怎么可能把网络做起来?”这是马云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是他极力回避的问题。当年,搞网络的第一大风险就是政策风险。北京一行,发了几篇新闻稿件而已,除此之外,马云没有任何收获。接下来,“中国黄页”的合资之败,将马云击倒在地。

  但马云和史玉柱一样都不信邪。1999年初,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孙燕君懵懂地意识到,“互联网行业里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马云或许真要成事了。”

1/3123下一页尾页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