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网红打卡地“沉浸式”普法,增殖放流助力生态修复
2022-06-20 13:14  浏览:224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云南滇池湖畔的海晏村网红沙滩

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将一桶桶鲜活的鱼苗

投放进滇池

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

昆明市盘龙区检察院

提起的3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在海晏村集中开庭审理


经查明,9名被告人于禁渔区、禁渔期在滇池水域使用禁用的电鱼器和地笼网非法捕捞水产品,对滇池水域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同时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盘龙区检察院对此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被告人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民事责任。经审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以调解结案,各被告人表示认罪认罚,愿意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并主动购买鱼类幼苗增殖放流。


此次庭审还吸引了当地村民前来旁听,让群众认识到司法机关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的决心,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同时,检察官结合案件以案释法,向周边村民和群众开展滇池流域十年禁捕工作宣传,引导群众树立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呼吁大家争做滇池生态保护的参与者。


庭审结束后,在检察官、法官、公安干警、执法人员的见证下,被告人当场履行调解协议,修复受损生态,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并主动购买鱼苗增殖放流,向滇池内投放5万尾鱼苗。检察机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被告人全程参与滇池生态修复,真正在办理环境资源案件中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社会面”的办案质效。

滇池流域十年禁捕是一项利生态、利民生、利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保护滇池流域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盘龙区检察院在办理破坏生态环境案件中,准确适用法律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更加注重对被破坏的生态资源系统的修复和法治宣传,引导犯罪嫌疑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彰显了检察机关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担当。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检察院)


发布人:cf01****    IP:183.195.7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