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别人都在哭,为什么她在笑?丨心理杂货铺
2022-07-31 08:26  浏览:445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前几天我去看电影,是那种笑中有泪的剧情片:前半程以喜剧为主,后半程则是以情动人。我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一个因素是可以和其他观众一同感受悲喜:笑的时候一起笑,哭的时候一起啜泣。但是那天的观影体验尤其是后半程的体验实在不好:明明是生离死别、让人飙泪的情节,坐在旁边的女士几次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这种别人都在哭只有她在笑的情感反应,真的是“莫名其妙”。

人们的情感体验一般是符合当前情境的,而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则是情绪的表达与情境不匹配,甚至与自己内在的体验不一致。除了该哭的时候笑,不恰当的情绪反应还可能表现为无缘无故的大哭大笑、莫名其妙的生气发火、情绪强度过于平淡、无法体验或表达情绪、情绪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等等。这些情绪异常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表现,比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都可能表现出情绪问题。脑创伤或者某些精神药物也可能导致不恰当的情感反应,比如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会产生情绪缺失的情况。上述情况属于疾病症状或者药物副作用,需要寻求专业意见进行治疗和干预。

但在日常场合中,人们也可能会有不恰当的情绪表达。尤其是在情境模棱两可或者面对陌生情境的时候,我们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当不确定哪种情绪反应恰当的时候,人们会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来做出判断。我们也会通过看电影、看电视来学习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情绪反应。比如在葬礼上,悲伤就是比较恰当的情感体验。一岁的婴儿就可以观察成人的情绪反应,并进行模仿。熟人是更好的参照对象,比如比起陌生人来说,家长的反应更会影响孩子的反应。这也是让我对那位女士更不理解的地方:一起看戏的儿子女儿都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她自己却能开怀大笑。

我的疑问在散场的时候,得到了解答。这位女士在散场后对着自己痛哭流涕的儿子解释说:因为主演其他角色给自己的印象太深,两个角色反差太大了,就觉得特别好笑。看来我又碰上粉丝了:我们对一个人的固有印象,会影响对于其他行为的观感和解释。粉丝们抱着看偶像的心态去看电影,可能会混淆演员本人(或者原来扮演过的角色)的特点。将原来的人设放在新的情境下,自然会感到违和,进而觉得可笑。如果六小龄童去演贾宝玉或者诸葛亮肯定会让观众忍俊不禁。实际上,传统的幽默理论认为“不协调”是幽默的核心。在“不协调理论”中,不协调是指“意外、断章取义、不恰当、不合理、不合逻辑、夸张等等”,这种理论认为,幽默是在表达与真实之间的不一致中被感知的。这种不一致可以是情境和角色的不协调,也可能是情境中不同角色之间的不一致,比如在传统相声里面就有不少因为“角色错位”或者“不在状态”而产生的段子。不一致还可以来自观众听到或看到,跟他们想象或者以为之间的冲突,这往往需要观众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甚至是成见,笑点就建立在观众的“以为”和包袱的出乎意料之上。根据不协调理论,产生幽默的关键不在于不协调本身,而是把不协调变得协调的解决方案,让人拍案叫绝又捧腹不止。相声里的“包袱底”,经常就是这些让不协调突然变得协调的点睛之笔。

话说回来,看电影毕竟不是听相声。虽然最后我也能理解这位女士的热情(毕竟她买了很多张票,点映场就拉着全家大小来支持偶像),大多数路人观众还是想好好看故事,品味局中人。粉丝们也应该摘下“滤镜”看新戏,毕竟大多数演员也不想把自己框在原来的角色里。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发布人:06e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