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四个触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蜗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约蜈蚣、蝎子。
这几天接连下雨终于在今天中午的时候出现一会晴天,刚好中午吃完饭我带着孩子们出来散步。本来觉得外面都是水,并不想带孩子出去,但是孩子们一直嚷嚷着说想去找小蜗牛。
于是在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和不要踩水弄湿衣服等等事情。我就带着孩子们到了外面,孩子们就开始寻找小蜗牛。终于在草丛里发现了好几只小蜗牛,都伸出了小脑袋。
为了方便观察,我把小蜗牛从草丛里拿出来放到地面上,孩子们可以更加仔细的观察到。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小蜗牛吃什么呀?他是不是吃草呀!”于是,黄子懿小朋友拿着手里的草,想要放到蜗牛的嘴巴里。可是过程并不顺利,小蜗牛并没有吃到嘴巴里,反而小草把小蜗牛的触角碰到了。他们又惊奇的发现,小蜗牛的触角一碰就缩进去,过一会儿又会伸出来。
孩子们围在小蜗牛的身边仔细的观察。
这时宛瑜小朋友说:“不要再动他了,他会害怕的,你再动他他就缩到身体里再也不出来了。”于是小朋友们都蹲在蜗牛的身边,仔仔细细的观察着小蜗牛,慢慢的爬着起来。
他们又发现蜗牛爬的时候,身体后面会有一道长长的粘液出现。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么一个小小的蜗牛,就可以让孩子们如此的感兴趣。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他们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