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异常现象中往往蕴藏着有利的创业机会
2014-07-11 12:03  浏览:29649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机会,往往隐藏在异常之中。关键是你如果看待异常。“异常”而且还“有利”,这不是大众思维,所以,机会往往从中而来。

  如果听闻一件事出了异常,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多数人不会往好的方面去想,最可能的联想是“出事了”、“失利了”。

  正常,才是人们所期待的结果。如果有人希望“出点事”,那么,人们多半会认为思维“不正常”。

  创业、创新,往往期待的就是不正常。

  机会,往往隐藏在异常之中。关键是你如果看待异常。

  “异常”而且还“有利”,这不是大众思维,所以,机会往往从中而来。

  人们对异常的本能反应往往是敌意的,因为异常是正常的对立面,异常不是人们期待的结果,正常才是。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是因为异常而发现的。

  案例1:美国3M公司想开发一种粘力超强的胶,结果做出来的是总也粘不牢的胶。按说,这是异常,是失利。然而,当3M用这种胶做“便贴笺”时,一种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产品”之一的产品被发明了。

  案例2:美国的梅奥教授想做一个实验验证环境对消费效率的影响,结果从实验组发现,无论环境变好或变差,消费效率均在提升。最初的预想没有得到验证,但正是从这个实验中,梅奥教授发现了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可口可乐的“发明”、X光的“发现”、尼龙的“发现”,这些都是“歪打误撞”的结果,是失利后的伟大成果。

  对于异常,人们的反应是本能的。

  本能的反应是防卫性的,即消退异常,回归正常。

  美国一家以电器销售为主的商场发现服装销售的比例超出正常,管理者的本能反应是采取措施,把服装销售的比例“压缩”回正常,然后想方法扩大电器销售的比重。另一家商场也发现了这种异常现象,只不过他们顺势而为,顺势扩大服装销售的比例,从而顺应了环境的变化。

  多数人对于异常的反应是本能的,这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不指望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都能够从异常中发现机会。创业总是只占人口的少数比例。

  什么是正常?所谓的正常是人们预先想像或设定的。不符合人们的想像或设定就是异常。

  很多时分,人们对正常并没有详加思考,只不过是“看惯了”,或者一代一代“萧规曹随”。

  正常是可以被颠覆的,异常也可以被大家接受为正常。

  异常不见得是坏事,当人们很轻易地本能地认为是坏事,以至不加思考地做出判断。正因为如此,多数人会与机会失之交臂。

  对异常现象进行思考,判断是好事或是坏事。这种思维方式是需要训练的,并且与所受的教育无关。

  受教育越多,我们就越“内置”了更多的标准、框框,越轻易对异常做出想不通的判断。

  异常,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多数情况下可能是有害的,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有利的。

  正因为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所以很轻易认为总是有害的。

  从异常中发现有利,这种思维是有难度的,以至在有时不为大众所接受。

  从异常中发现机会,我们需要一种异常处理机制。

  我们通常所讲的异常处理机制,其实是一种危险(或危机)处理机制,即把异常当作有害的事情处理,其目标是危害控制。

  上述异常处理机制,受过管理训练或有管理经验的人或多或少地都有。

  另一种异常处理机制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异常的性质判断,即有害的异常还是有利的异常。只要敢于提出这个问题,发现机会就不是件难事;二是判断异常的内在逻辑。梅奥教授进行的“霍桑实验”出现了异常,没有达成想象的结果,这是因为实验者在实验与结果之间有一套想象中的逻辑,即环境变了,消费效率会提高,环境变差,消费效率会降低。这是多数人想象的逻辑。实验出现异常后,梅奥教授发现了另外一个逻辑——人际关系的逻辑,并据此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这是因为梅奥教授有一套不同平常的异常处理机制。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