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这照片修得真好啊!”看着修复后的照片,95岁的王永华老人欣喜不已。这几张承载着老人回忆的旧照早已模糊不清。近日,社工洪倩帮老人修复了照片,并将新打印出的纸质照片以及电子版照片一并送到老人手上。
看到如新的自己数十年前的照片,那种欣喜的感觉,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对很多老人来说,年轻时的照片既承载了难忘的回忆,也能给后人留下一些念想。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8.9%,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独居和空巢老人。有研究认为,在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中,精神需求非常重要却也经常被家庭和社会所忽视,从而使老年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严重的还会患上抑郁症。因而,关爱老年人,尤其是做好精神关怀重要而紧迫。
在孩子们不能“常回家看看”的情况下,公共关怀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老年人得到有效关怀与呵护。很显然,帮助老人修复模糊、泛黄的老照片是一种有效的关爱方式。无独有偶,江苏省一位驻村书记发现村里很多老人都没有照片,他便为老人们拍摄证件照和艺术照,还自费装上相框送给他们。老人们通过拍摄艺术照,看到另一个自己,这种新鲜感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当然,在关爱老年人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关爱老年人已成为公共命题,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全社会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作为。只要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和主动作为,尊老爱老敬老就会蔚然成风。
文:堂吉伟德(职员)
编辑:于梦非
校对:段梦兰
审核:杨真宇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