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北京外语学院有些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到阳光卫视的当家人,杨澜经历了人生的四次转型,成为一名成功女性,勤勉努力的她,不仅大胆直率,看问题也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懂得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巅峰。
第一次转型:央视节目主持人
在成为央视节目主持人以前,杨澜是北京外语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还是一个有些缺乏自信的女生,以至曾因为听力课听不懂而特殊沮丧。直到后来听力水平提高了,才逐渐恢复了自信。她说:“我常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智慧的人。”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杨澜后来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仅大胆直率,看问题也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1990年2月,中心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静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逐渐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她长得不是太美丽,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之列”。杨澜明白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只找一个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自己就希望做一个的智慧主持人。”“我不是很美丽,但我很有气质。”就是因为杨澜这些话,彻底打动了导演。毕业后,杨澜正式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直到现在,杨澜也一直坚持主持人不肯定非得美丽,女人的头脑更重要。
四年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活,不仅开阔了杨澜的眼界,更确立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传媒人。

第二次转型:美国留学生
1994年,当人们还惊叹于杨澜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决定:辞去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
在事业最光明的时分选择激流勇退,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得的幸福未来。但资助她留学的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这给杨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6岁的时分,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有一次,杨澜写论文写到半夜两点钟,好不轻易敲完了,没有来得及存盘,电脑就死机了。杨澜当时就哭了,觉得第二天肯定交不了了。宿舍周围很安静,除了自己的哭声,只有宿舍管道里的老鼠在爬来爬去。但最后,她还是擦干眼泪,把论文完成了。谈起这段生活,杨澜说:“有些人遇到的苦难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儿,但我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因为没有一件事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历的磨难委屈,一样儿也少不了”。
业余工夫,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野》——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这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完成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野》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完成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先生吴征。作为事业和生活上的伙伴,在为她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和事业空间方面,吴征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总是鼓励杨澜尝试新的东西:宁可在尝试中失利,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吴征的帮助,使得杨澜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