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创业故事:在破铜烂铁中淘出第一桶金
2014-07-11 12:42  浏览:59728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老百姓说的“收破烂”,行业术语叫“废品回收”。从公司销售人员转到毫无关联的废品回收行业,刘岩称“完全是机缘巧合”。

  2008年6月,刘岩从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凭借名校学历和流利的口才,和大连一家吊缆具公司签订协议,成为一名销售员。但他很快发现,销售人员早出晚归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辛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没有自主权”。同时,很多单位对销售人员戒备森严,刘岩常吃“闭门羹”。

  经过反复思考,刘岩认定创业才是最合适自己的,“赚的是辛苦钱,但全归自己花”。不过,创业前期一般需要大量进货,原始成本很高。一筹莫展之际,有扇大门却意外为他打开——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钢铁价格狂跌1/3,废钢价格随之大幅下降,很多之前大量囤货的回收公司纷纷倒闭,以至很多人传言“金融危机下,谁做废品回收,谁就要赔钱”。

  对于废品回收这一行,很多人看不起,但刘岩却不这么想,他一直认为“资源可再生利用,于社会于个人都好,前景不错”,废钢降价,正是介入的好机遇,刘岩算了一笔账:“没掉价之前,钢铁3800元/吨,降价后2100元/吨,进一次货一般需要400吨左右。如此一来,原始成本能降低 68万元!”

  刘岩立刻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吉林市,租下几百平方米的场地,成立了废品回收站。东拼西凑借来的20万元启动资金,加上用于加工的压块机、剪切机,和一辆破旧的二手福田车,就是他的全部财产。2009年3月,刘岩正式开始了“与破烂为伍”的生活。因为资金不多,刘岩只雇了一个加工废钢的工人,自己则身兼“老板、司机、力工”三重身份,“我相信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的。”他笑嘻嘻地说。

  家人的支持,对刚出校门的创业者很重要

  驾驶着二手福田,奔波于大大小小废品回收点时,刘岩很感谢他的家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家人的支持,起码要起到50%的作用!”实际上,当初刘岩刚向家人吐露心迹时,母亲强烈反对——“你看看那些‘收破烂’的,都是些什么素质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久了,你就不怕自己受到影响?创业,你总得选个和所学专业有关的吧?哪怕去电脑城卖电脑呢!”

  为此,当地某废品回收公司经理王媛绢特地跑到刘岩家里帮他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正是时下热门话题。这一行,和你印象中的‘收破烂’早不一样了!回收后加工,越有技术含量,卖价越高。刘岩有文化,正合适。”儿子的决心,加上王媛绢的开导,终于说服了原本不乐意的老人家。和丈夫商量后,她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借了10万元,交给儿子去创业。刘岩的父亲还放弃了一年几万元的薪水,给刘岩当起了“免费劳动力”。

  刘岩的女友家也到处帮助,“我刚起步,办公室里啥都没有,是女友家里人给我送来了桌子,柜子……以至我现在开的车,都是他们托人帮我买的。”

  “没有家人的支持,我的废品回收站根本办不起来!”刘岩说,“这不光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支持更重要。尤其刚开始那些日子,我收不到货,差一点想放弃,是他们鼓励我,让我坚持下去,才缓缓走到了今天!”刘岩感慨地说,“对于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希望做父母的不要一味阻拦,创业担负的各种压力本就很大了,家人的支持,特别重要!”

1/212下一页尾页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