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很多传统零售企业的BOSS反映,企业做电子商务销量是不错了,但是很多企业很困惑:做电子商务到底有什么回报?得到的仅仅是企业得到了哪些新增销量?下面有业内人士(派代网龙的天空)就传统零售企业BOSS们普遍反映的问题给予了分析。
本文为大家解析电商困惑之一:做电子商务到底有什么回报?
背景:
这周见了几位传统零售(品牌)企业的BOSS,这几位的公司都在1年多前开始进入电商领域,靠着淘宝+分销,一年也有了几千万到2亿多的销量,按很多人的考核标准,这些企业算是“成功开展电商”了,但是这几位BOSS对于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却还满是困惑,下面就结合下这几位的疑惑、经验与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给派友们做下汇报,也请大家多提建议。讨论的额内容很多,这里记录的不全,大家有想法和问题可以跟帖提出,我们一起讨论。
困惑一:
BOSS普遍反映,企业做电子商务销量是不错了,但是企业得到了哪些呢?仅仅是新增新增销量:和原本的销售额相比,电子商务的份额并不大,虽然目前投入很少(相对于线下同样的销量增幅),但是很明显,自身线上销售的扩张已经到达临界点,再想用现有方式增加销量,成本必然大幅上升,是否能够保持盈利就要打个问号了,可不提高销量,电子商务项目只能成为销售体系中的鸡肋。
讨论结果: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目标是更多的卖货,这个大前提没错,但是采用线下提升销量的模式(渠道扩张+广告轰炸),在线上很轻易遇到瓶颈。线上销量增长,需要品牌、服务、产品包装等等复杂和立体的操作。在疑问中,也明确表示网上销量增长困难是有个前提的“用现有方式”。那么,我们的问题就不应当是电商新增销量放缓后是否应当把它当作鸡肋,而是找到“新的方式”进行第二轮销量扩张。
那么“新的方式”如何设想呢?三点起步:品牌、服务、渠道,那么传统企业在这些突破点上都遇到哪些困难了呢?有什么方法克服吗?
先说品牌:品牌如何利用,又如何增值
在开始做电子商务初期,企业都有以下两个想法:“我的线下品牌积累会大幅带动线上销售”,“都说电子商务平台有媒体属性,我大面积的铺货,在销量提升的同时也肯定会带动品牌价值的提升”,可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想法都没有完成。最主要原因,一来他们自有品牌还只是地域性或者不太如流,二来,对于线下和线上的零售商来说,品牌策略完全不一样。
对于品牌策略,有位BOSS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冰激淋和包子铺
对于线下品牌来说,同质化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在众多相同定位的柜台(店面)中更引人注意,更能诱发人选择,品牌背书、质量监控,款式设想、销售价格等等达到平均水平即可(就像设想一款冰激淋,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堆满相同价位冰激淋的冰柜中,怎样让人一眼就能找到,还要最吸引人购买,至于口感、营养这些,合格即可,也不会和同价位的产品有多大差别)。
线下品牌开发新的产品线(或者新的品牌)时,对原有产品线(品牌)的依赖并不大,但新的产品线(品牌)往往需要重新设想,像卖服装的品牌,再推出一系列台灯也可以(同一品牌不同种类的冰激淋,都需要重新设想,原有种类对新款的影响都不大)。
而线上新品牌,对于个性化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只有抓住有需求是市场空档,推出的新品牌才会快速发展,不用完全创新,只用局部改良即可(好比包子铺,新开的包子铺需要有点绝活才能快速出名,比如独家馅料,特低价格等)。
线上品牌产品线的扩张,也必须要按原有产品做逐次延伸才行(就像卖三鲜包子火了后,卖牛肉包子也不会差,但是卖起面包的话,就……)
再说服务,线上线下的零售服务,有什么本质区别
表面上看,线下零售的客户服务主要由导购员提供,导购的整体素质对服务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线上零售,更加依赖供应链,货品的储备,发货的速度和准确度,售后的条件和响应速度。但是在做好从线下到线上的服务转变前,企业首先应当要在思想上完成一个转变——客户第一,要从口号变成口碑
线下的零售服务,除了少数高端品牌外,还都在吆喝+递货的阶段,没有太多的付出和细致,而且,线下零售的服务即难以统一标准,又很少因服务好而获得更多客户与品牌提升,因而对于很多零售商,在口号之外设定一底线,充足了。
而线上零售则不然,线上服务的口碑传播远远高于线下(不说线上信息传播广这些互联网理论,但是因为线上收货地址往往是公司,到货开箱怎么也有一帮同事在帮观看,对于普遍一拎包或一死党在身边线下购物,传播力度就涨了几倍,更何况在看货的前后,信息影响造成的印象弱化,线下是线上的若干倍)。
相比于线下的服务,线上的服务对于计算、流程控制一类的细节也更加依赖,尤其是触及到成本方面。所以用线下服务的思路来做线上,死路。只复制别人线上服务模式,而不对成本进行计算,还是死路。
最后是渠道,渠道除了销量,就带不品牌的提升了吗?
展示机会的增加肯定会带来品牌的提升,前提是:展示的是品牌。而如果仅仅是供货,那么就和超市不起眼的柜台一样了,只见货,不见品牌(铺货给淘宝店、B2C,产品风格都是人家的,展示的次数是多了,但是没有统一风格的产品页面是不会让人对品牌有记忆的)
加之线下线上不同的品牌需求,品牌传播自然指望不上,可要设想新的品牌背书,要求所有的铺货渠道都运用同样的产品描述风格,则需要一样东西——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