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福建高校招收台湾学生
2023-08-14 07:05  浏览:118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福建高校招收台湾学生

百年前,福建高校已招收台湾学生。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就是厦门大学创办之初招收的台湾学生,1926年他从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毕业时领取的是编为“第壹号”的《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福建协和大学在其创校初期也招收台湾学生,如林炳垣是1924年毕业于台南长老会中学、1925年考取福建协和大学的。台湾光复初期,福建协和大学专门设立台湾考区,录取台湾学生;厦门大学为台湾学生举办国语国文补习班;福建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台籍学生求学应从宽录取”的代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情形相当热络。

1985年,福建高校恢复招收台湾学生。为依法保护在闽台湾学生的合法权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6月1日通过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招收台湾学生若干规定》。

说来令人难过。2006年,我到厦门中山医院看望病重住院的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长溪。老人说起《福建省招收台湾学生若干规定》从立法规划、立法调研、多次审议到表决通过的过程,并挂念台湾学生的学历在台湾未被承认的状况。黄长溪老人是2007年7月逝世的,于今12年过去了,老人挂念的事依然未得解决。当年从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有的已临近退休或已告老退休,他们的学历还是未得台湾当局承认。

“不承认”的态度,有时是不仁、不义、不智、不信的,如六亲不认,如不承认大陆众多高校的学历,等等。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57e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