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体”从去年开始盛行于各大论坛和社交网站,如今生命力依旧旺盛,不仅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考生纷纷用起了“咆哮体”来发泄压力,“咆哮体”也侵袭进了职场。“求职咆哮”、“就业咆哮”成为“咆哮学”中最新的引人关注的分支。
大学生和白领群体往往是这种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的始作俑者,从“伤不起”到“有木有”,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五味杂陈到白领群体对工作压迫的另类抵抗,“咆哮体”波及甚广。
虽然偶然的“咆哮”可以起到减压放松的功效,但是有关专家提醒,求职和就业仍旧是件相当严肃的事,不分场合地"咆哮"可能会对你的求职和职场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大学生的求职咆哮——切忌!
笔者了解到,今年校园招聘中“咆哮求职”现象相比往年尤显突出。比如在求职信中大量采用感叹号的句子,或是出现谐音错别字。求职者试图通过这种另类的语言风格引起雇主的关注,增加自己的职场机会。
通过某些灵机一动的方式,在求职过程中引起关注,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需要提醒应届毕业生的是,这种方式的效果有时完全可能事与愿违,一则是因为它可能给人带来随意的感觉,轻易给人留下不专业、不严谨的印象。二则,其中所反映的求职者的浮躁心态可能引起雇主的反感而遭到拒绝。而这种拒绝产生的求职挫败感则更可能加剧这种恶性循环,从而使求职者陷入更加“咆哮”的窘境。因此,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当切记莫要“咆哮”,应当学会角色的转变,以免给自己的职场之路平添很多障碍。
新白领的职场咆哮——淡定!
“办公室上班族你伤不起,每天手机打卡机跟你作对有木有!聊个QQ还得当心被抓到有木有!上下班挤成饼干有木有!”如今,那些曾被描述为“责任感缺失的一代”的80后纷纷进入职场,作为“生力军”开始挑起大梁,他们有些人开始衣着光鲜地出现在大城市的CBD。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这些人拥有了自由表达的意志和自由表达的武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