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陈向东:做最好的团队的9大黄金法则
2014-07-11 12:13  浏览:39991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2011年1月7日浙江大学管理精英论坛演讲实录,与大家分享之:

  我特殊开心能来到浙大。我常常对别人讲,有时分人需要暖和,有时分人需要感动,有时分人需要感恩。当我们需要暖和、需要感动、需要感恩的时分,很多时分我们就会想,我们身后有很多人,家和万事兴,可能家就是最初的一个团队。那么,如何成为团队里的一个人,让这个团队发展,让这个团队成为一个最棒的团队呢?我想,这需要把握9个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一:领导不错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叫领导不错,就是我们自己本人应当是不错的。我明白《1818黄金眼》是一个在浙江特别受欢迎的以民生为重点的节目,雅丽告诉我说是因为他们有特别棒的团队,但是这个团队要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是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起了撒切尔夫人讲的一段话,她说做一个优秀的领导就像是做一个优雅的女人,当你四处走动来告诉别人说你是一个女人时,你便不再是一个女人。大家是不是听明白了,就像我陈向东是个男的,如果我必须告诉大家:浙大的同学们,我是一个男的,那我必然已经不是男的了,已经失去了男性所具有的特征。再比方说雅丽是女的,如果她说:同学们,我是个女的,当然她也不再是个女的,也不是一个女主持人了。如果我们真正想做一个领导的话,本人应当是很不错的,而且是一个特别棒的人。

  而如何成为一个特别棒的人呢?我常对大学生讲,在大学阶段就要为自己成为一个特别棒的人做铺垫。在大学里面,我们要做到特别棒的第一个境界就是要让别人看到你,最悲惨的就是大学里面别人都看不到你,或者说感觉你不存在,那就特别失利。做人的第二个境界是能够让别人喜欢你。如果别人看到你并且喜欢你,你就会真正懂得什么叫暖和,什么叫感动,什么叫感恩。做人的第三个境界是让别人信赖你。如果能让别人信赖我们,能够和我们聊一聊真心话,他们就能与我们分享很多的东西和片段,就能给我们提意见,就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他们就能够很给力,因此我们成长的速度加快了。做人的第四个境界就是让别人爱上你。你想想,如果在学校让同学喜欢并爱上你,然后成为特殊好的伙伴、特殊好的朋友,那会是什么感觉啊?做人最高的一个境界就是让别人疼爱你。我们常常会听到的话就是:妈妈很疼你。大家想想,疼爱是一个多高的词,对一个人多高的评价。大家都特别认识的巴菲特,在快80岁的时分回母校演讲。当他演讲快要结束时,有学生问他:巴菲特先生,你认为什么叫做幸福?巴菲特说:到了我这把年纪的人,幸福就是能够让爱你的人在你离开的时分更加疼爱你。我希望在座的朋友再去琢磨这句话。我们在大学学习,当有一天要离开学校的时分,那些爱我们的同学们不仅会爱我们,而且会疼爱我们;我们在公司打拼的时分,有没有人喜欢我们,有没有人爱我们,当我们要离开时,有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离开疼爱我们;在一个家庭里,当我们有一天要离开的时分,我们的家人、爱人、孩子,他们会不会不仅爱我们,而且会疼爱我们呢?所以,今天我来到浙大,讲的打造团队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就是自己如果一个不错的人。

  自己怎么成为一个不错的人呢?我想有很多要点,比方说你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实的人。我们明白,如果一个人要建立起一个名誉需要30年,而毁掉一个名誉只需要3分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就是说,当你在一件事上欺骗了别人的时分,你需要十年工夫来修复别人对你的信任。因此,我们要做一个领导,做一个不错的人,就必须是一个诚实的人。有一句话这样说的,一个人再好,嘴巴不好就不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一个人在很感动的时分就会说错话,就会出口伤人呢?尽管是好心,可是你已经出口伤人了,那你就不是好人了。我想起我特殊喜欢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通用电器的前任董事长兼总裁杰克·韦尔奇,他在退休的时分写了本书Straight from the Gut,这本书出版以后在美国恶评如潮。有人说:你的书写得这么烂,还好意思出版?杰克·韦尔奇回答说:是的,我的书的确写得很烂,所以我还需要连续努力。同学们,你们想想看,这么一位60多岁的智者,是一位培养了无数CEO的CEO。当他面对别人批评的时分,他是用什么样的心胸来面对。如果我们受到别人的批评,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心胸和气魄来面对这个事件。

  我还有一个理念,即蟑螂训炼七步法。大一的时分到食堂打饭,发现饭里有一只蟑螂,一看到蟑螂,愤怒,扔掉不吃了,找校长投诉,完全不成熟;到了大二的时分,一看饭里有一只蟑螂,愤怒,扔掉不吃了,不找校长,不投诉,反正投诉不投诉都一个样,尚未成熟;到了大三,打饭一看饭里有蟑螂,愤怒,把饭扔掉,打份新的连续吃,还是不成熟;到了大四,打饭一看饭里有蟑螂,愤怒地把蟑螂扔掉,连续吃,成熟了!你们可以鼓掌!到了研究生一年级时到食堂打饭,发现饭里又有蟑螂,说,哎呀,蟑螂啊蟑螂,你在考验我,不管,连续吃饭,更痛苦;到了研究生毕业时分到食堂打饭,一看饭里有只蟑螂,拿下;到了读博士的时分,到食堂打饭发现饭里没蟑螂,很不习惯,一看对面那小师妹的碗里有只蟑螂,夹过来,拿下。朋友们,蟑螂就是误会、冲突、压抑、郁闷,而拿下蟑螂就是大智慧、大境界、大心胸、大气魄,这是自我成长的标志!

  刚才我讲的是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人。杰克·韦尔奇曾经讲过一句话:在你成为领导前,成功的标志就是自己成长;而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的标志就是如何使得别人成长。所以,成为领导就是要自己先成长,你的包容能力、让步能力、妥协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否定能力都特别关键,也特别重要。

  黄金法则二:跟随者不错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二个黄金法则跟随者不错,也是说你的跟随者不错,或者是你的团队不错。如果说你的团队成员都不怎么样的话,那你自己也肯定不怎么样。举个例子,我2005年主管全国的新学校建设工作,到一个机构去的时分,机构主管对我说:陈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团队讲讲话。我说当然可以啊,就问他哪年出生的,他说今年23岁。我说很好啊,23岁就能带一个团队。我进去一看,傻了,为什么?这个团队的人都特殊年轻。我问他们多大了, 这个说21岁,那个说19岁;然后我问学历,有的说专科,还有中专。当然,我从来没有看低过学历低的人,我的第一学历也是中专,我本身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我问他为什么你团队的人没有一个本科,并且年龄都比他小。他说:我才23岁,如果用些本科生,年龄比我大的,我管不住啊。我说:你用的人都是你以为比你弱的人,但正是这一点将会害了你,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结果3年后,这个机构也没什么发展。所以,打造一个团队,自己肯定是要不错的。像今天做演讲,我讲话的每一分钟要么在提升我的威信,要么就在削弱我的威信;要么在提升新东方的威信,要么就在消弱新东方的威信;要么在给我加分,要么就在给我减分。这是必然的。同样,如果你自己不错,但你的团队的人都糟糕,当每个人都这么糟糕的时分,别人会对你有好的评价吗?不可能。2001年我做俞敏洪老师助理的时分,也会陪他见见大人物,俞敏洪老师会介绍说:这是我的助理,博士毕业。我压力特大,我配得起他的介绍吗?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连续前进。新东方董事、高级副总裁周成刚老师曾经是BBC的主持人,他的风范风度很有西方贵族的气质。正因为有周成刚在,你看我的着装、谈吐都更加绅士化了。当然我今天也不怎么优雅,不过比以前是好得多的多了。我们国际总裁、CFO谢东萤老师有斯坦福、伯克利和哈佛3个学校的学历,他的国际视野就不得了,也帮助我在不断提升。还有,我在《做最好的团队》上还写到,我们集团的高级副总裁沙云龙老师是人大毕业的,比较年轻,每次谈话都会带本小本子。大家想象一下,当你和一个人说话,你说什么他记什么,你会不会越说越起劲儿?沙云龙从以前的校长到副总裁,到今天的高级副总裁,一路成长,看看这样的优秀团队成员,就在逼迫我自己改变、提高、升华。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黄金法则,即跟随者不错,或者说团队的成员不错。

  黄金法则三:规矩不错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三个法则就是规矩不错。说到规矩,大家会说是不是制度不错?请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制度不错。我见过大量的人,他们在最初的时分都是不错的,可到了最后团队都垮了,为什么呢?就是规矩不对。什么叫规矩呢?写到墙上的都不算规矩,不写但做得到的那才是规矩。我到一个学校去,一个老师跟我说:陈老师,我工作不高兴!然后我问他是不是钱少,他说在这个城市钱倒是不缺。那是为什么啊?他说,我就觉得我不是老板的人,领导他们总和最初一起创业的那几个人关系好,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据说打麻将都一起。他就认为那些人才是领导的人,他们都是外人。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理论——刺猬理论。刺猬在冬天的时分要相互拥抱取暖,但太近又会刺到对方,所以他们只能保持肯定距离,相互靠在一起来取暖,这就是刺猬理论。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就是当我们带一个团队的时分,应当和团队成员保持肯定的距离,你跟团队某些成员太密就会疏远其他成员,当你疏远其他成员的时分,这个团队的规矩就已经被破坏了。

  规矩不错的第二个理论是潜规矩理论,也交潜规则理论。一旦被人定位,团队也就基本上垮掉了。举个例子,我2002年的时分做武汉新东方学校的校长,2003年“非典”那年,武汉学校做了4000多万的收入,1500多万利润,占到了整个新东方当时利润的四分之一。2003年9月份,我被调到了集团做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成了集团的领导。做人力资源总监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公平、公正、公开。来到北京后,对于在武汉一起工作的同事、老部下、我招聘的人,那些晚上喝过酒的、聊过天的人,我立了个规矩,就是任何人工作上的事情不能向我请示、汇报,如果给我打电话,我统统不接,不回。当时很多人说陈向东怎么是这样子的人。但恰恰是我的这份坚守,赢得的是大家对我的肯定。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到2006、2007年的时分,我管理新东方所有学校的校长,有几十位校长,有的校长就想,是不是某个校长和陈老师关系比较密切,某个校长和陈老师关系比较疏远呢?这里触及到一个吃饭问题,于是我就立了一个规则。我说,任何一个校长单独到北京找我吃饭,我都不会答应,要吃饭肯定是两、三个人一块吃饭,如果是只有一个人,就在办公室一起吃盒饭。为什么?就是避免有的人回去说,我和陈老师吃饭,陈老师说什么什么,别的人会想为什么陈老师不和我吃饭。我做不到和每个人吃饭,就要做到不单独和某一个人吃饭,让他们认识到老板是公平的,老板是公正的,那这样规矩就不错了。

  如果说我们能做到自己不错,团队的成员不错,规矩也不错,那这个团队的组建就成功了,团队的组建就可以打个高分。团队的组建只是一个开始,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大家说了一万遍的话,但真正懂得这句话的人并不是太多。我在想,今天晚上,我们每一个人谁说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呢?

  黄金法则四:高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四个黄金法则是高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就是要制定一个相对高的目标。求之上者得之中,求之中者得之下,说的就是要有高的目标。有人说马云是我们浙商的代表,5年前有人说他特殊会忽悠,谁说这忽悠本身不是在定一个目标呢?恰恰是那种所谓的忽悠,那种高目标,特殊得凝聚人心。

  2000年2月,俞敏洪召集我们开会。现在新东方有两万多人,而当时新东方不过两百来人,俞敏洪是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兼国外考试部主任。俞敏洪给我们开会选择的是600人的大教室,给我们28个老师开会,讲我们未来目标是国外部老师在这个教室是坐不下的。谁说10年前俞敏洪的这种高标忽悠没有凝聚力呢?我们长远的目标要定高一点儿,但把长远目标细化为眼前目标的时分,要接近详细实际,同时也要高一点儿。

  黄金法则五:领导决策力决定团队执行力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五个黄金法则是领导决策力决定团队执行力,就是领导人要做出准确的决策,什么叫准确的决策呢?如果一个领导人常常做出错误的决策,大家就会对他失去耐心,失望从而离开。什么叫做出准确的决策?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带大家去那些大家不想去但应当去的地方;带大家想去又不明白怎么去的地方,带领大家明白怎么去但不明白怎么快速去的地方。领导就是要告诉大家该去哪里做,该怎么做,该和谁去做。如果所有这些都达到的话,一个领导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那就可能是真正的毁灭性的打击了。我们如何做出准确的决策呢?在《如何做最好的团队》这书上有很多讲解。

  黄金法则六:给员工激励,长团队士气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六个黄金法则是给员工激励,长团队士气,就是要学会庆祝,要学会激励。我到一个学校去的时分,一个员工问了我一个问题,刚好我到另外一家公司做培训的时分,一个员工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他说我很不高兴,怎么才能够高兴。我问为什么不高兴,老板给你的钱公平吗?他说:老板给的钱倒是不少。我就说是不是老板不信任你?他说也不是。我说,老板既公平也信任你,你怎么不高兴啦?他说老板常常骂人。大家看,这就是语言上的问题,语言激励出了问题。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他说,我们老板从来不请吃饭,取得重大的业绩,也不出去庆祝一下。“如果爱我就请你亲亲我,如果爱我就请你抱抱我,如果爱我就请你夸夸我”,这是典型的90后语言吧,也是今年春晚的表演节目之一。如何去夸别人,这就是第六个黄金法则。朋友们,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高的目标,同时能确定准确的决策,而且能庆祝和激励,团队就能发展。

  黄金法则七:建立相互合作的信赖文化

  要让团队快速成长,需要一下三个要素:这就是第七个法则——信赖法则,第八个法则——给予法则,第九个法则——付出法则。

  我先说打造卓越团队的第七个黄金法则——建立相互合作的信赖文化,也就是信赖法则。什么是信赖法则呢?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到一家公司去培训,一位主管就跟我说:陈老师,我最近很不高兴。我说为什么不高兴呢?老板给你钱少吗?不少?老板公平吗?公平。老板信任你吗?信任,但是又不信任。怎么就不信任了呢?他说老板总会把累活难活交给我,但我觉得老板总是在提防着我,他总是怀疑我是否会叛变,派第三方来监视我,打小报告。什么叫信任呢?信任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完成于给予过程之中,升华于共同面对的默契之后。作为一个领导就是首先要自信,信才能产生真正的奇迹。如何才能让员工感到被信任,希望大家一起思考。

  黄金法则八:建立相互分享的给予文化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八个黄金法则是建立相互分享的给予文化,就是要学会给予。给予就是授权,怎么样给予别人名,给予别人利。如果领导将荣誉归于自己,那没有人可以和你玩得长久。有一句话说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就是说当财富聚集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分,人就会散,当财富散发到所有人身上的时分,人就会凝聚。还有一句话是名聚人散,名散人聚。所有的名都归属于你一个人的时分,别人肯定不干了;而所有的名分给大家的时分,别人就会干。我们在做给予法则,就是让别人感觉到他们是得到认可的。比方说,你有一份荣誉时,不妨多感谢感谢别人,员工就会感觉到老板没忘我;同时,记住在重大场合下多说感激别人的话。其实这是很小的事,不是难事,就看你用不专心。

  黄金法则九:建立全力以赴的付出文化

  打造卓越团队的第九个黄金法则是建立全力以赴的付出文化,就是付出法则。什么叫付出法则呢?今天我在杭州新东方学校主管扩大会议上说:我们的吕伟胜校长问,如果一个人要想往前冲,做领导的时分,他的家庭生活和工作能不能平衡。我说不会,因为一个人当上领导,就要放弃很多,要担当责任,要把喜怒哀乐放一放,更多的工夫是去树立别人。如果把自己更多地归属小家庭的时分,你就不会更多地归属社会。

  举个例子,职场很多人跟我说,十年前我那个同学和我差不多,成绩比我还差呢。可十年后他当了老板,我还是打工的。难道是运气不好?然后我说我承认运气重要,不过我想你们俩可以在一起聊聊。于是,有一次我把他们俩叫到一起。我先问那个打工的一天工作多少个小时,他说我一天工作8个小时,反正对得起老板了。然后我又问那个领导每天睡多少小时,他说只睡5小时,我问他每天工作多少工夫,他说每天工作16个小时。然后,我对那个人说,你一天工作8小时,有效工作工夫6小时,十年过去了,你具备了十年的工作经验;而你的同学一天工作16小时,有效工作工夫12小时,人家工作十年相当于具备了你的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凭什么不能比你做得好啊!好多人特殊羡慕俞敏洪老师,我对内部人说,俞敏洪老师的生活一点儿都不值得你们羡慕,晚上两点多还在发邮件,早上起来就冲到公司。一旦成了领导以后,什么抱怨、牢骚都不是你的,都是别人的专利了。我和俞敏洪老师共事,从当他的助理开始,有十年了,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其实当一个领导真的很不轻易。

  刚才讲了三个法则:信赖法则、给予法则和付出法则,如果做到了这些,团队的成长就有保证了。所以说,一流的企业卖精神,二流的企业卖文化,三流的企业卖标本,四流的企业卖技术,五流的企业卖产品。如果要做个百年老店,企业百年成长,最后靠的就是信念、信赖、精神和文化。有人问我为什么一个人非要当领导呢?我记得很清晰,2004年我在北大演讲,我说:北大的同学们,要当领导。他们有人质疑。一两年后,我到清华演讲,那次我引用的是哈佛大学的案例,有人问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为什么要当领导,他们说是提高自己的领导力。然后我在清华连续演讲,一个学生说:陈老师,为什么做领导呢?你在宣扬一个错误的思想。他说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很好啊。我说领导一直是一种选择,而并非是一个位置。什么是领导?如果你有能力去影响更多的人,为什么你那么自私不愿意担当责任;如果你有能力让更多的人从失利走向成功,为什么你贪婪地一个人独享清闲;如果你有能力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为什么要标榜自己快乐的自我。

  今天来到浙大,看到这么多的朋友,看到这么多的浙商代表,见到我们的雅丽,我想说的是,我特殊感谢大家。谢谢!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