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企业家和投资人之间游走的包凡,梦想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投行”。现在,他的梦想已经稍具雏形。这是特别戏剧性的一幕。很难想象,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金额的投资案,竟是在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中国人和一个俄罗斯人之间单独完成的。
今年4月初,风头正劲的电子商务网站京东商城,公布获得由俄罗斯投资公司DST(Digital Sky Technologies)领投的15亿美元投资。而作为这笔投资背后的中间人,华兴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的作用至关重要。
包凡并没有参与最后的谈判。当时,DST的CEO尤里· 米尔纳(Yuri Milner)在最终约见京东商城CEO刘强东谈定价格前,信心满满地告诉他:“我来搞定!”
包凡回忆说,两人显然谈得很舒畅,但毕竟怎么谈的,“也许是用秀水街的方法?”
对于这个问题,包凡回忆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
能够促成京东商城15亿美元的C轮融资案,无疑在华兴资本的公司成长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也是华兴资本历史上业绩最好的一年,截至11月,华兴资本已经帮助近40家企业完成总金额超过25 亿美元的融资、并购案,除了表现亮眼的TMT 领域,在传统行业如教育、医疗领域也多有斩获。在国内投融资服务市场,华兴资本已经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本年度投资圈最成功的“推销员”。
但对于“推销员”这个称呼,包凡却并不认同。“如果非要称我们是推销员,我宁愿大家把它理解成,华兴是一家拥有最好产品的公司,我推销的产品肯定要让投资人赚钱,否则谁还会买我的产品?”
包凡的自信不仅仅来自于眼前——在创办华兴资本之前,包凡曾经担任亚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在加入亚信集团之前,包凡先后服务于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曾经参与中国联通56亿美元海外上市项目。
让包凡对金融如此感爱好的原因,来自其家族的言传身教,包凡的祖父曾经在解放前担任浙江银行高管,包凡很喜欢听祖父讲述旧上海金融界的各种传奇,金融家的梦想好像从那时起就根植于内心。
不过,对于华兴今年的业绩,包凡有着苏醒的认识,还是“市场太好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风险投资市场进入相当活跃的阶段。来自清科的数据显示,仅在2011 年上半年共有81.03亿美元资本涌入中国创投市场,创历史新高,投资数量也在连续攀升,投资金额已经超越2010全年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