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经济会比较温顺、稳定,而不是像08年那样困难。应当用系统思维来看待资金流和物流的关系,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给大企业做外包业务获得资金,从而形成一个大企业来支持中小企业的产业链。
12月10日,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先生参加了“2012:会重演2008”的主题论坛对话。
宋志平指出,明年经济会比较温顺、稳定,而不是像08年那样困难。应当用系统思维来看待资金流和物流的关系,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给大企业做外包业务获得资金,从而形成一个大企业来支持中小企业的产业链。
以下为宋志平观点。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宋志平
宋志平:
我是比较积极正面看待明年趋势,我倒不太同意把明年比喻成08年,如果说这是一场困难的话,我觉得截止到现在这场困难基本上要过去了。我对明年的看法是,明年的经济会比较温顺、稳定,会比今年下半年来临的时分感觉好一些。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我希望明年从政府层面能够进一步的宽松一些。其实今年一年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准备金提高了那么多,使得资金特别紧张。这次我们看到准备金下调,觉得这真的是好的阶段又回来了。通货膨胀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所以不应当再把这看的特别重要。所以,应当把增长结构、防通胀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来进行平衡。
希望明年我们的基础建设项目还是按照“十二五”规划做下去。还有我们讲的减税促进消费也应当切切实实进行。还有出口,现在贸易摩擦很严重,政府应当保护和支持我们的很多出口企业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利用这么一个平衡的方法度过明年。
政府对于通货膨胀总体压力,一个弦可以放松一点,给资本市场一些宽松环境,但是这之中有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给予更大支持。对中小企业支持,我个人还有一个建议,其实中小企业支持不能只靠银行,全世界大多中小企业他们的资金来源是靠给大企业进行外包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产业链,大企业来支持中小企业,订单和钱一起给了中小企业。
所以,过去老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大企业的钱去了哪里?实际上给了中小企业。看一下日本泡沫经济之后,大企业出走最难受的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跟大企业是关联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钱,我不相信银行能够很多的放给中小企业,因为它觉得风险太大。所以,它希望多放给大企业,而大企业的钱去哪里了,实际上去了中小企业,我觉得应当用一个系统来看我们的资金流和物流的关系。
中国大多数行业目前都进入到了过剩和市场饱和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里面,企业如果再延续过去30年高增长的成长方式,实际上是走不通了,也就是你讲的活法是活不下去了。所以对中国的每一个像大的制造行业里面,现在我们必须探讨新的活法,怎么能够活下去。在这个活法里面,不是探讨哪一个企业,而是我们这个群体怎么能活的更好,像钢铁,像水泥业,汽车业包括医药都是这个问题。
所以,现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探索在减量化情况企业怎么成长。我觉得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联合重组,收购兼并。大家联合重组起来,增加我们集中度,使得行业健康发展,行业的利益高过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在行业利益之中,应当是这样发展。在过去这几年中国建材和中国医药在行业里面都联合了很多中小企业。就说今年,今年其实日子挺难过的,但建材还有50%的成长销售收入,利润有100%的成长。医药今年有40%的销售收入成长,利润有20%的成长,这都是在一个特别不好的环境下所取得的。
当然这个成长,我们用一个词,“包容性的成长”,也就是说,我们是和中小企业融合在一起,他们也是股东,过去一个中小企业100%是他自己的,亏损活不下去。现在进入中国建材,或者进入中国医药,他可能持有40%了,但是他有利润赚,同时这个信用体系也建立起来了。所以,我的问题是说,其实企业是一个系统,大企业,中企业,其实大企业是小企业成长起来的,他也不是生来就大。大家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我是主张整个系统里面,行业里面都应当包容性的增长。
再一个,就是优化存量,用技术,用联合重组把规模做大,然后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这个企业的竞争力。这样的话,我们的企业就可以度过这一关,而并不只是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带来了,我们国家在通往工业化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这一关我们必须得走。所以,我倒希望我们在座大家,包括大企业,央企,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联合,大家共同来做好这个市场,最后让财富得到完成,我觉得这个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