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罗纳德·伯根的《电影之书》,看到两篇简短的图片说明:
“《阿甘正传》(1994年)通过神奇的CGI技术(一种电脑图像技术),使得阿甘得以与肯尼迪总统、尼克松总统和猫王同时出场。”
而同年的《肖申克的救赎》,“是过去30年间节奏最慢、最老套的监狱题材电影。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公映时票房不高,但电影录像带和DVD却空前受观众喜爱。”
当年这两部片同时角逐奥斯卡,一部大获全胜,一部颗粒无收,一直被影迷引为憾事。我们影迷普遍认为前者表现了美国美国主旋律,是史诗大片,而后者则充满对政府的嘲讽,反映司法不公的阴暗面,这些都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原来,《阿甘正传》首先胜在技术,其次才是题材问题。
先说技术。
电影本身就是技术的艺术,从电影放映机的发明开始,一路自我蜕变,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三维到4D,虽然也有玩脱的时候,但毕竟是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也是在其他技术的环伺中不断突围,如电视机,如录像机,如互联网。
作为电影人,表现出来的主流姿态必须要不断精进,拥抱最新的技术成果。
在漫长的导演生涯中,张艺谋、李安就是永远在突破,且不说是否每次都能“成功”,至少这种状态,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必须要有的。
不过,当评委们将注意力放在新技术的时候,对于题材的分类就显得有些草率了:《肖申克的救赎》被划归为越狱片,这是从《基督山伯爵》开始就有的通俗类型,类似爽文,在文学价值的鄙视链上就偏居下游,加上节奏缓慢,色调阴暗,在情绪相对亢奋的评委阅片过程中,很不讨好。
加上导演也名不见经传,之前拍摄重口的小成本电影,对这部他自己视若珍宝,憋着要影史留名的众星云集的大制作,他其实是有点hold不住的,在片场酒几乎崩溃,拍完后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并没有佳作频出。
好在天道好轮回,《肖申克的救赎》能逆袭,也在于另一项技术的崛起——录像带。
九十年代的直男们将它当成一部色情暴力的小黄片租回去,在安静自由的观影环境下赫然发现,靠,这几个犯人怎么把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点生活中莫名的压抑,那点职场遭受的PUA,那点总不肯熄灭的梦想,都掏了个底朝天呢?
相对技术而言,人性进步的幅度是相当微小的,从《荷马史诗》到莎翁戏剧,从《诗经》到如今,饮食和男女,光荣与梦想,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所以,老套的、缓慢的《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反映出来的对自由的向往,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对高压的反抗,深情与优雅,顽强与自律,总是能打在人心的鼓点上。这样的旋律,突破了题材的刻板印象,穿透了技术的障眼视效,引起长久的共鸣。
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球戛纳奥斯卡,也不如视频网站的会员卡,观众还是会用自己的时间来做判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