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3D打印技术骨科应用步入纯国产化
2023-02-20 12:00  浏览:167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没问题!之前的症状都没有了……”2月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门诊三诊室内,一位女患者在刘忠军教授面前原地踏步、曲伸着双臂,喜不自禁地说道。虽然脖子上的颈托使她高昂的头转动不便,但笑意从口罩上的双眼流露出来。这是她术后1周的复诊,刘忠军就是她的手术医生。

该患者手术前双臂和手麻木,两条腿经常沉得迈不动步,膝盖以下也时常感觉发凉,不定什么时候就头晕得受不了……北医三院骨科专家刘忠军诊断其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建议手术治疗。

1月30日,患者住进骨科病房,准备接受椎体置换手术。

椎体置换应用于颈椎病、颈椎肿瘤等多种需要切除椎体进行治疗的患者。目前,国内外颈椎椎体切除的修复技术通常采用钛网加钛板和螺钉的方法,即切除椎体后,用一种圆柱状钛网结构放置在切除椎体之后的骨缺损区,再将一块钛板放在钛网前方,钛板的上、下端用螺钉固定在相邻椎体上。因两种装置需要组合,使固定强度有所减弱,钛板突出颈椎表面,凸起部分易对食道造成挤压。

自稳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椎体切除的缺损区后,可直接用螺钉进行上下端固定,植入物与颈椎表面平齐,避免了对食道的挤压。这就是专业上所说的“零切迹”。

2月1日,刘忠军主刀,经颈前路,切除患者的第5—6节、第6—7节颈椎间椎间盘,将脱出的髓核摘除,使硬脊膜囊充分减压。随后,全切第6节椎体,将一枚自稳型3D打印的钛合金微孔结构的人工椎体稳稳地植入其中。上下端固定,透视显示人工椎体位置满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手术植入的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是纯国产的:我国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和国产的钛合金粉末。这枚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的植入,标志着在3D打印技术骨科应用领域,我国不仅拥有相关创新产品自主设计、研发的能力,且拥有以国产设备和材料进行生产的能力,实现了从原始设计到产品研发制造的全过程创新。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 仰东萍

编辑:杨真宇

校对: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37f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