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目录
2023-04-12 14:03  浏览:216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理论分析

摘要: 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实质是实现现代税收体系及其所支撑的现代税收职能的统一。在税制结构失衡表象的背后,实质是现代税收职能的“短板”“弱项”。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核心或灵魂,在于以现代税收职能为标准,通过税制结构优化行动,打造一个融“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于一身的“职能均衡”的税收制度形态——现代税收体系。从结构失衡走向结构优化,是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一条基本线索。在保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补足”和“强化”现代税收职能“短板”“弱项”,主要是“补足”和“强化”现行税收体系中处于“缺失”或“体弱”状态的直接税“短板”“弱项”。增加直接税、提高直接税比重,就是增加居民个人缴纳的税收,提高居民个人缴纳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这是税制结构优化行动的最重要、最具核心意义的方面。

关键词: 现代税收制度 优化税制结构 现代税收职能 税收公平正义

作者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北京100732)。

“宏观结构”的隐身与重塑:一个消费分析框架

摘要: 在新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宏观的外部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更为显著。不同学科都在探讨如何扩大消费并转向更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但传统研究往往囿于“社会经济地位”或“态度—行为”等范式,缺少对宏观外部环境影响的系统思考。“双重结构”框架强调,宏观外部环境对消费具有结构性约束:物质供给和文化习俗基于其社会共享性、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消费行为。消费作为复杂结构约束下的产物,可以在供给—习俗—消费的动态系统中进行理解。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向多元主体多重实践协同的行动框架,强调以改善消费的宏观外部环境来促进消费转型。重塑对消费的宏观结构分析,在拓展消费社会学经验研究视野、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宏观结构 供给 文化习俗 社会共享 可持续消费

作者 朱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现代性特征

摘要: 现代化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时间概念,一般指社会历史从“古代”经“中世纪”到“现代”的历史进程,也是理论概念,表征人类与传统告别、进入科技革命推动的工业社会的实践过程;现代性多用于有关现代化的评价,一般指对于现代化过程中造就的现代社会根本特征与表现形态的哲学反思和理论概括,大致包括对社会结构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核心要素及其对新的文明秩序的追寻等共同内容,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不同,现代性又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特征。西方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本,因而西方现代社会展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是:生产方式全面“物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相对独立性、共同体与个体的撕裂。中国式现代化则开创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是:领导核心与人民主体的统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中国版本。

关键词: 现代化 现代性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 赵义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10019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要: “文明”是标志人类进步状态的概念,是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积极成果的整体性概括和正面性评价。“文明形态”既可以在时间向度上指称人类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文明样态,也可以在空间向度上指称人类不同地域呈现的文明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一种文明形态,因为它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型国家进行的文明创造,传承了中华文明基因并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统一体。它作为世界上一种新近出现并独具特色的文明新形态,不是单一而典型的文明形态,而是复杂的“非典型性”文明形态,必须用中华文明、现代化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的多重维度来综合把握。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现代化文明的超越形态。这一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并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虽已形成,但尚在发展中,将会在未来显现出更清晰轮廓和更成熟样态。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中国古典阐释传统再思考

李春青 孟琢 李清良

编者按: 在界限清晰的现代学科体系中,阐释学有着独特的价值。它创造性地以理解为中心,最大程度保持同人类精神世界的整体性联系,成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发展阐释学学科,有利于打破现代学科体系的人为割裂和学科偏见,对于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界的阐释学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许多方面仍处于搜寻立足之地阶段。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阐释学传统没能进行充分的交融对话,尤其是中国古典阐释传统的资源和特色没有得到充分激活则是最主要的。近年来,随着学术界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的阐释学,必须立足中国文化,强调中国传统,呵护中国价值。

为此,我们特组织本专题“中国古典阐释传统再思考”。其中,李春青《“经义”的生成——关于经学阐释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一文以中国传统经学为研究对象,围绕阐释对象、阐释目的、阐释目标和阐释方法展开论述,以“微言大义”“曲折成义”“依经立义”到“求义理之当”贯穿中国经学阐释学史,勾勒出经学阐释学从先秦到宋的不断拓展和新变,为中国当代阐释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孟琢《“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论中国训诂学的阐释学方向》一文,围绕“训诂通义理”这一论题,梳理了我国传统汉学和宋学的相关讨论,分析了训诂学现代转型过程中因语言学化而导致的与传统的断裂,并在这一背景下展示了现代训诂学向阐释学拓展的路径。这一讨论对中国传统训诂学具有返本开新的意义。李清良《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一文认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的诠释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即诠释是和人生紧密联系的一体实践,而不是一种可剥离的理论思维活动。文章试图在中西阐释学传统的“对话”和“互阐”中,彰显“中国阐释学”的普遍性与“中国性”。我们期待,三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总结、反思相关问题,在古今融通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阐释学的学理和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推进、深化和参鉴意义。

“经义”的生成——关于经学阐释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

摘要: 就其意义的建构而言,经学就是关于儒家经典的阐释学。经学阐释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因而其具体目标不是指向与人无涉的客观存在,而是指向“义”或“义理”,又称“经义”或“大义”。“经义”即阐释的结果。经学阐释对“经义”的把握主要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建构的过程,不同历史语境赋予“经义”以不同的内涵。从“微言大义”到“依经立义”再到“衍义”,随着阐释目标的变化,经学阐释学在方法上也出现了从“曲折成义”到体认、涵泳的转变。对经学阐释学之阐释目的、阐释目标、阐释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可以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建设提供某种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经义 微言大义 曲折成义 依经立义 衍义

作者 李春青,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006)。

“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论中国训诂学的阐释学方向

摘要: “训诂通义理”是中国训诂学的核心理念,形成了贯穿汉宋的历史脉络,在乾嘉之学达到历史高峰。乾嘉学者对训诂的过度推重导致了汉宋门户与“训诂—义理”的脱节。在训诂学“语言学化”的现代转型中,“训诂通义理”的传统不断失落。与此同时,现代训诂学明确了自身的学科定位,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推进,为“训诂通义理”的新开启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现代训诂学的高度,可以对经典义理进行语义确证、语境显现、主旨厘定、训诂阐释史、意象探求五个层面的学术拓展。在以中国阐释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碰撞中,“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获得了更为充沛的生命力。

关键词: 训诂通义理 现代训诂学 中国阐释学

作者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100875)。

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

摘要: 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诠释活动主要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对诠释活动的这种理解源于孔子提出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为学”观,即主张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通过“为学”,尤其是“读书”“学文”,来效仿圣贤君子的所作所为,并对其“德”与“道”加以深刻理解与把握(“思”与“觉”)。由此,诠释活动便成为“学为君子”不可或缺的活动。这种“为学”观实是基于“人”的自觉而达到“学”的自觉,又由“学”的自觉而达到今天所谓诠释活动的自觉,包括对诠释活动的本质、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操作的自觉。现代西方的哲学诠释学与孔子的诠释自觉颇有相通之处,但后者包含了一种更为本源的洞见。正是基于孔子的诠释自觉,我国的经典诠释才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传统日渐形成,我国的经典诠释传统也主要依据“为学之道”来确定其基本观念、反思路径与问题意识。这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诠释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孔子 诠释自觉 诠释活动 “为学”观 “ 学文”

作者 李清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教授(长沙410082)。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全面乡村振兴:政府绩效目标与农民获得感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维护农民主体地位。政府主导体现顶层设计、资源配置与实施推动,核心指标聚焦政府绩效目标。农民主体要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尊重与维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标准裁量、过程参与和利益获取等基本权利,终极目的在于农民幸福满意,可衡量的有效指标莫过于农民获得感。应用管理学中“曲线效应”的原理和量化分析方法,政府绩效目标与农民获得感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置于现实场景,兑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应立足农村实际,符合乡土特征,贴近农民意愿,基于增强农民获得感的价值导向精准定位地方政府绩效目标,以深化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以满足需求优化目标体系,以法治保障提升农民参与度,以绩效评价铸造政府主导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全面乡村振兴 政府绩效目标 农民获得感 政府绩效评价

作者 郑方辉,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绩效评价中心教授(广州510640)。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基于空间经验重绘世界哲学地图——空间现象学视野下的考察

摘要: 现象学视野下的空间理解与身体经验联系在一起,处身性成为存在的基本属性,由此空间成为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同时空间自身也在此过程中以交互主体或共在世界的方式被构建延展。通过具身性、处身性、意义建构和共在的世界被刻画的现象学的空间经验,对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史书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破除西方中心论的叙述视角,基于空间差异论述多元的哲学。通过在跨文化视野下重绘世界哲学地图,不同的哲学传统才能建立新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定位,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空间 现象学 跨文化哲学 世界哲学地图

作者 王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杭州310030)。

中国宪法社会权的体系解释

摘要: 中国宪法中规定的社会权条款不能孤立地进行理解,也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宪法学的积极权利或社会经济权利等概念进行解释。在立足于中国宪法的体系解释视角下,社会权具有民生保障、民主政治和国家建构的三重维度。在中国宪法的整体结构和规范意图中,社会权也不只是一种社会经济权利,而且是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权利。具体而言,社会权不仅是个人向政府索要经济福利的请求权,也是实现完整社会身份的基本公民权。社会权不仅仅具有社会经济性质,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性质。社会权的规范结构,特别是社会权的功能及义务指向,也需要基于此种性质进行建构。社会权的功能更多地体现为客观价值秩序功能,其具体的保护义务不仅指向合宪性审查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具体国家机构,同时也指向了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从而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社会权制度保障模式。

关键词: 社会权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宪法 劳动权 体系解释

作者 刘晗,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4)。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社会组织演进与北方民族中国认同的形成

摘要: 北方民族大多在由前国家社会向国家演进的关键阶段,必须解决认同改造的问题。这一关键阶段恰逢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密切互动的时期,因此对中原王朝的认同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其自身认同改造的一种选择。中原王朝包容四夷的政治理念和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对北方民族的吸引力,促使后者在认同转换的过程中逐渐突出中原王朝认同,最终建立起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北方民族的中国认同是北方民族自身发展的合理路径,有其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北方民族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 杨军,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长春130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新媒体编辑:王村村 翁腾月(实习)

点个“在看”不失联


发布人:6aba****    IP:101.229.3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