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俞文农教授
在集美大学校史馆陈列的俞文农教授遗照前(图一),我伫立久之。照片说明是:“俞文农(1913-1969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第5组毕业生,后为万吨远洋轮船长。1938年,他在英国‘尼尔斯莫拉’号上接校主陈嘉庚电报:‘时值国难,母校内迁。师资奇缺。尔等航海经年,深谙技巧。可否回国从教,为母校分忧?’俞文农立即回电:‘国家有难,吾等责无旁贷。乞容时日交割,旋回国效力’。船舶靠岸后,俞文农立即递交辞呈,谢绝挽留。支付巨额赔偿金后,放弃月薪1800美元的优厚待遇,仅携带航海专业书籍,便漂洋过海,回国赴大田任教”。
(图一)俞文农教授(1913—1969年)
抗战爆发、尤其是厦门沦陷后,集美学校屡遭敌炮轰炸。《集美周刊》第二十三卷第11、12、13号合刊,有陈村牧校长的书面谈话《敌炮滥轰,本校损失详情》。陈校长说:“查损失最大者为(集美)小学之延平楼,计中30余弹,三层之图书馆屋顶坍塌。盖该校舍,与厦禾之高崎,隔海对峙,距离弥迩,目标显明,近敌人又时以机步枪扫射,故现该地区内已禁绝行人”云云。鉴于战事危急,集美各校陆续内迁。《集美周刊》第二十五卷第1号(1939年3月18日)报道:“本校本届将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职业科迁移大田”。“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职业科”是1938年内迁大田的。当时的大田是相当僻远而贫苦的山区。
(图二)俞文农教授在大田上课
俞文农教授在大田讲课的情形(图二),俞文农教授的爱国精神令人感念。
(2018年11月13日记于福建)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并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文史功底深厚。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收录了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50篇文章,用简短的篇幅、简洁的语言讲浅近的道理,描述和论述海峡两岸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
《话说两岸》所有文章都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小片段,形成了对两岸关系大历史的强有力佐证与补充。
京彩台湾推出《话说两岸》有声版,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促进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 bjs 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