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条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被我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长江。
之前没有一个大展,能让我们全面的了解长江,现在,终于能看到了!
它就是国家博物馆刚刚新开的展览
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2021年12月23日起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3、南4展厅
免费,公众号“国家博物馆”预约
观展体验
环境⭐⭐⭐⭐⭐
难度⭐⭐
亲子互动⭐⭐⭐⭐
文物⭐⭐⭐⭐⭐
温度:适宜,不冷不热
可拍照,但不能录视频
作为国内首个全面讲述长江文化的展览,我看完真的觉得“太!全!了!”
历史、人文、艺术、地理、科技…你能在这里,了解6397千米的长江的一切!
展厅流线型的设计非常漂亮,展板文字量比较多,内容详细表述直白,感觉像把讲解词印在了墙上
非常建议带着娃来,一边讲一边看,一趟下来整的明明白白。
为啥要带娃来看「长江文化展」?
①跨学科视角
和以往的展览相比,这个展给朵朵最大的感受就是“跨学科”。
以“长江”为切入点,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历史,还能看到文学、艺术、地理、自然、科技…
文学的部分,展览为你梳理了历代跟长江颇有渊源的文人骚客,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和古代肖像画。
这是清人描绘的《李白像》和《杜甫像》(下图右)。
你还记得这两位大诗人笔下的长江吗?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我们最爱的苏东坡,也是在长江流域(眉州)长大的啊!
《念奴娇·赤壁怀古》拓片
艺术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介绍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时,这里有大量的当代画家的画作。
通过这些画,你可以饱览长江三峡、黄山、神农架、张家界的绝美风景。
地理的部分,展厅则通过各种展板、资料,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水文水系、地形、沿线城市、重要工程等。
这块超大幅的展板就整合了目前长江流域上的所有重点过江通道,你看看,有多少考点就在这张图上啊!
科技的部分,重点体现在重大工程——三峡大坝的建设上。
以及在介绍长江的生态和保护时,展示了长江流域的鱼类标本、珍稀植物标本等。
因为是“跨学科”,展厅里的展品也是各色各样的。
有文物、模型、书稿,还有绘画、雕塑、标本…甚至还有苏绣、土家族织锦这样的“非遗”艺术品。
苏绣和土家织锦
看完这个展,你会有一种看了好多个展的错觉!每过一个展厅,你都会眼前一亮,都会找到新看点!
②看长图说长江
这一次展览,还出现许多气势磅礴的“长图”。
刚走进展厅,你就会被这幅超级长的《长江万里图》给震撼到!
它描绘了从岷山到长江入海口沿途的景色。
整幅画卷都是图文相对的,你可以在上面找到许多熟悉的地名:重庆、岳阳、庐山等,这些长江沿线的城市,自古便是人文胜地。
还有这些超大幅的古代舆图(地图)。
和上面的文人山水不一样,这些舆图大多具有军事、水文等实际功能,所以上面的内容都标注得非常精细。
这幅《长江流域图》,堪称“脑洞之作”。
古人用山水画的形式,将沿途的历史典故、名人故居统统都记录了下来,是山水画和舆图的结合体,又美又实用!
正是通过这些“超长的古画”,长江的长、长江的美、长江的丰富,你很快就能领会到。
③沉浸式看展
好的布展思路和环境设计,对整个观展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就像这个展,整个展厅都是蓝色的,参观路线也被故意设计成弯弯曲曲的,是在模拟长江水道。
有的展柜,还被设计成了“帆船”,航行在“长江”里。这样的大场景、小细节就很用心,走进去会有代入感,就好像真的游走在长江两岸。
「长江文化展」具体讲了啥?
这次展览的内容,汇聚了长江流域300余件文物,向你展示长江的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工程之巨。
展览共分为5个单元:
- 横穿万古岁月流,诉说几千年来人们对长江源头的认识和探索
- 文明传承绵延长,展示长江两岸星棋罗布的文化遗产
- 千年文脉润古今,介绍长江流域的风流人物、文化艺术、自然风光
- 黄金水道通九州,讲述长江航运史和长江对于中国的深远影响
- 大江安澜丰碑立,表现长江大保护的成就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