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创业已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大学在校生创业新政策是怎样的呢?对于不少童鞋的迫切需求,世界工厂网小编特整理出2011天津大学在校生创业新政策一览(截止5月20日),与大家分享,以便更清晰方便地了解相关创业政策。多有不全,欢迎补充!
创业越来越好,创业环境日渐完美,创业的热潮已刮进大学校园内。大学在校生创业的成功事迹也越来越多。对此,各地有关部门已开始引起关注,相继出台措施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创造更好的创业气氛,另一方面也带动就业促进就业。
为培养更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天津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之便。
“就业课”不少于38学时
市教委要求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并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就业指导课要纳入学校必修课,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详细教学计划,分年级建立相应学分,课程安排不少于38学时。在该课程中要注意创业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各高校要出台政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成立各种形式的学生科技型创业社团,加大对在各级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奖学生的奖励力度。各高校要逐步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搜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并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在校生创业 可请求保留2年学籍
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可向学校有关部门请求保留学籍2年。学生凭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材料,经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认定后,由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予以保留学籍并报市教委备案。对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活动的学生可给予肯定的学分奖励,也可作为学生评优、表彰等重要条件。
本市教育部门将加强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基地要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6至12个月的房租减免,在场地、资金、项目、实训等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提供资金请求、企业登记注册、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一站式”服务。
校大学生可进入创业孵化基地
中山区天津街附近一处2000多平的写字间,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这里即将成为中山区一处创业孵化基地。过去都是扶持毕业生,我们正酝酿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都前置,在学校起就开始扶持,完成毕业后就业和创业无缝对接。”中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央主任蒋汉勤说。
“我们将与高校合作,将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吸引到创业孵化基地,只有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大学生创业成功,相关补贴就立刻兑现。”
中山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前置方法,目前正在制定之中,预计一个月后即将发布。
蒋汉勤介绍,新政策与老政策相比,在资金的投入上有变化,资金的投入由2010年的700万元到2011年的1000万元。
贴租条件的限制有变化,2010年的补贴条件要求创业大学生必须是择业期内中山区生源地(或户籍)的毕业生,且必须带动3名中山区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
2011年的补贴条件不仅延长了毕业年限(为毕业后3年内的毕业生),而且取消了生源地、户籍和带动就业这三项限制,又增加留学回国人员这一项,只要企业在中山区注册,并缴纳国、地税即可。
创业,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来说,是才华释放完成梦想的征途,不应是一时冲动盲目随潮的冲动。社会经验不足是在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瓶颈。在校创业可以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经验,不应过于注意创业的结果是好是坏,最主如果在创业的过程中锻炼自我,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