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巧用气象信息赚钱的金点子
2014-07-11 12:22  浏览:64410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如果说天气影响消费对古人是一种被动行为的话,那么今天的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利用气象,服务我们的消费生活,尽可能地减免灾害,提高效益。气象资讯服务不断浸透到各个领域,衍生出“气象经济”,成为气象部门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市民,走访了相关部门,对我市当下的“气象经济”一探毕竟。

  “温度降低一度,饮料就好卖一点”

  在郊区协成路某牛奶饮料批发仓库里,负责人钱大姐正在收看手机定制的气象信息。一看完,脸上就露出了几分喜气。短信上说,明后天气温会逐步降低。  她说:“我们生意人都说‘三八生意十难做,一头行李一头货’。因为在春秋季节里,天气时好时坏,我们这一行的生意不好做。天气好一点,牛奶可以多卖几箱,天气坏一点,就可能一点也卖不了。前两天有冷空气,我的牛奶饮料滞销了不少。今天气温一上来,郊区的几家超市和便利店就打来电话要求补货。工人们都来不及送货了。接下来,天气还会连续转暖,那么我们的生意就会好一些。可以多囤点货备着了。”  钱大姐还说:“我还真是巴不得温度再高点,哪怕是高一度。温度降低一度,饮料就好卖一点。”

  如果说,钱大姐的生意还只是“好不好”的问题,那么,露天洗车点的生意就是“有没有”的问题了。

  在郊区的一个露天洗车点,老板陈先生说:“我们的生意完全是看天吃饭了。昨天下了场雨,就没有生意。今天放晴了,我们才能开工。在接下来的梅雨季节里,我们的生意更是没法做。一会儿雨一会儿晴,还有谁愿意洗车啊!”

  经济学界确有“1℃效应”的说法

  “温度降低一度,饮料就好卖一点。”在采访过程中,钱大姐的说法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夸大其词。

  不过,市气象局副局长应伟国说,钱大姐的说法不仅不夸张,而且还有肯定的理论依据。

  原来,在经济学界有“1℃效应”的说法,就是说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

  应伟国说:“国外有人做过啤酒与气温的关系测算。他们计算,气温超过多少,啤酒销量就能达到多少,开发出闻名的啤酒指数。”

  应伟国表示,这个“1℃效应”仅仅只是气象经济学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伴着突发天气状况增多,天气变化与经济运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专业的气象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此,气象局顺势推出了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如天气周报、生活指数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等,其中主要的服务对象除了一些生意人,还有种养殖大户。

  何贤福老大爷是古城街道鼓楼村农科组组长,同时也是蔬菜种植大户。有着30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对于气象的重要性深有感受。他说,自从市气象台推出了农事气象短信服务后,村里不少蔬菜大户每月都会花上3元钱去订阅。

  这不,前一天还是下雨天,可短信早早提示当天会放晴,所以何大爷早早来到地头,掀掉覆盖在马铃薯上的防寒膜,让马铃薯多吸收些阳光。

  何大爷说:“可别小看这小小气象服务信息,它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大着呢。前年,有一次我对台风预报不够重视,结果大棚在台风中倒塌,足足花了3个月工夫才赚回损失的钱。”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