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是需要技巧的。最高的销售技巧是没有技巧。所谓的没有技巧不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做就可以成交,而是把握了销售的精髓,可以游刃有余,在不经意中完成销售。在老太太买李子的经典小故事中,第三个小贩可以称之为超级小贩,其销售技法可谓炉火纯青,从中可以总结出十招适用的销售技巧。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离开家门,拎着篮子去楼下的菜市场买水果。
她来到第一个小贩的水果摊前,问道:“这李子怎么样?”
“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殊好吃。”小贩回答。
老太太摇了摇头没有买,向另外一个小贩走去,问道:“你的李子好吃吗?”
“我这里是李子专卖,各种各样的李子都有。您要什么样的李子?”
“我要买酸一点儿的。”
“我这篮李子酸得咬一口就流口水,您要多少?”
“来一斤吧。”
老太太买完李子连续在市场中逛,又看到一个小贩的摊上也有李子,又大又圆特别抢眼,便问水果摊后的小贩:“你的李子多少钱一斤?”
“您好,您问哪种李子?”
“我要酸一点儿的。”
“别人买李子都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要酸的李子呢?”
“我儿媳妇要生孩子了,想吃酸的。”
“老太太,您对儿媳妇真体贴,她想吃酸的,说明她肯定能给你生个大胖孙子。您要多少?”
“我再来一斤吧。”
老太太被小贩说得很开心,又买了一斤。
小贩一边称李子一边连续问:“您明白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
“不明白。”
“孕妇特殊需要补充维生素。您明白哪种水果含维生素最多吗?”
“不清晰。”
“猕猴桃有多种维生素,特殊合适孕妇。您要给您儿媳妇每天吃猕猴桃,她一开心,说不定能给您生出一个双胞胎。”
“是吗?好啊,那再来一斤猕猴桃。”
“您人真好,谁摊上您这样的婆婆,肯定有福气。”
小贩开始给老太太称猕猴桃,嘴里也不闲着:“我每天都在这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批发市场找新鲜的批发来的,您媳妇如果吃好了,您再来。”
“行。”老太太被小贩说得开心,提了水果边付账边应承着。
第一个小贩和第二个小贩比较拙劣,很轻易看出问题,没有什么销售技巧可言,没必要探讨。
我们来分析第三个小贩的销售技巧。第三个小贩的高招到底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热情招呼顾客
严格说来,这个谈不上什么销售技巧,但却又是很多人做不到的简朴事情,所以还是有必要提出来。很多门店销售都是机械的一句“欢迎光临”,任务似的招呼顾客。小贩一句“您好”就体现出了待客之道。你想想,一个卖水果的小贩都尚且能做到这一点,对于销售耐用品,销售高附加值的商品,难道不应当更热情真诚招呼顾客吗?
2.避开敏感的价格询问
顾客的第一句话往往是问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们探讨了无数次,却还是无数销售很困惑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就成为一个僵局。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种方式,常见的方法是顺势引导,通过热情服务和反问等方法转移顾客的注意力。小贩听到顾客问多少钱,根本就没有去理会,而是通过热情招呼和反问来打破僵局:“您好,您问哪种李子?”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顾客的注意力引开了。顾客问价格一般情况下都是源自习惯性思维,明白价格并非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3.探求顾客需求的原因
小贩问老太太:“别人买李子都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要酸的李子呢?”这是小贩对顾客要求的一种敏感度,这种敏感不是每个销售都有的。当顾客提出特别要求时,很多销售其实不具备这种敏感,没有连续探究顾客的潜在需求。当顾客提出的要求和大众要求不一致时,销售应当不要放过背后的问题。当老太太说“我儿媳妇要生孩子了,想吃酸的。”小贩立刻运用了相应的销售技巧。
4.主动要求成交
很多销售和顾客的沟通能力很强,和顾客营造良好的关系,但成交率不高,该临门一脚的时分没有发力,或者发力错误,或者方向不对。当小贩发现顾客对产品显露出满意时,立刻提出成交要求:您要多少。所以,销售在和顾客沟通到肯定程度的时分,要不失机遇的提出成交要求,根据顾客反应判断是需要连续介绍还是就可以开单了。
5.交叉销售
交叉销售是很重要的销售策略,在非单一品种专卖店和服装店尤其适用。小贩肯定不止一种水果,当老太太买了李子,就要尽可能地交叉销售其他水果。可小贩销售其他水果不是说“再买点猕猴桃吧”等这样缺乏销售技术的方法,而是通过顾问式销售,引导顾客来达成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