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二天
参与情况:
果然教训教人做事只需一次,今天我早早端出桌来,搬出书箱,放好凳子!提前询问了某孩的饥饿情况。开始啦!大家自由选择凳子,自主挑书。对好闹铃,就一度的沉静下来,投入自己的“事业”中。事前某人求饶退出 这种事情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只能坚持前行,无论是迫于无奈还是无数个不情愿,都得参加并完成。
过程白描:
刚开始的认真我们都是不一般的认真,最起码在外界看来,这种认真有种感动别人,感动自我的倾向。最开始有其他动静的要数某孩,他一般是边翻边看边自言自语。今天的座位有点不同。某孩靠近某人和另一个人,所以他的分享也是靠近他的邻居。某人对某孩一向是宠溺的情怀,然后用她的认知倾向讲给某孩听,很朴素又充满了家乡土味的声音。另一个人今天的表现很不平常,他说,不要打扰他看书,这本书还挺好看的。某人今天并不是那么的焦急,很平稳,波澜不惊。某孩开启了他的整书的一系列动作。一本一本的小书收好,整理好,分几次然后放进书箱,把桌子上的书一本一本全都收集放好,包括某人手中的书也都收集放好,但是我手中的书和另一个人手中的书并没有收,当某人要求看书的时候,某孩不给,也不让,所以他们就放空了一会儿,而后我提醒某人自己可以取书看,正好闹铃响了,另一个人也笑了!于是我们开启了收书的快乐,某孩他帮了我许多,不错。
观察目标:
每一天或许都有新事物发生,不去打扰,而是静静的观察,对他的影响往往都是细致入微的照顾一般,不去强求,一点一滴的浸入,让时间说话,让时间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