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杨太平敦煌旅行记(3)
2023-08-07 12:52  浏览:1157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那这个孟庙呢?”

“孟庙要比先王庙早一些,但都是西凉时期修建的,是后凉敦煌太守孟敏的墓葬。”

“看来敦煌的历史很悠久啊!”杨休明意味深长地说道。

“不止呢,敦煌的历史要从汉代说起。”

“汉代?那就是几百年前了,这么早吗?”

“是的,大人。在咱们敦煌地区,从汉代开始,各个时期留下来的遗迹非常多呢!这位孟太守可是以为为民造福的好官,他当时还主持修建了一条水渠,嘉惠乡里,为了纪念他,老百姓将这条水渠命名为孟授渠,这条渠现在还在使用呢。敦煌还有前凉刺史杨宣修的杨开渠、沙州太守阴澹修的阴安渠呢。”

“敦煌果然人杰地灵!”杨都督赞赏地说道。

知识点:汉代敦煌郡的设立

约商周时期,敦煌所在的河西走廊居住着羌族、乌孙和月氏人,战国时期,月氏强大,吞并了羌人。秦末,月氏赶走乌孙,独占了敦煌与整个河西地区。汉初,匈奴打败月氏,并将其残部逐出河西,从此,匈奴单于驻守在敦煌一带。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击败了匈奴,河西走廊才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汉武帝先在河西设置了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隶属酒泉郡。元鼎六年(前111),在酒泉郡又设置敦煌郡,下辖敦煌、冥安等六个县,同时又在敦煌设置阳关和玉门关两个军事关隘,从中原地区迁徙了大量的汉人充实敦煌的人口,自此,敦煌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和边防军事重镇。

“如果大人感兴趣,我愿意带着大人去阳关、玉门关和汉长城等汉代的遗迹看看去。不过,今天还有点晚了,恐怕来不及了,这些遗址距离沙州城有些远,我们需要择日再去。”

“那好,我初来乍到,先安排一下府衙的事务,一切妥当后再去看不迟。”

说完,杨都督就离开了州学学堂,朝着沙州府衙方向去了。

到了晚上,杨休明盯着太平写作业。私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抄写《孝经》中的一段,老师在纸上写好了几行字,那工整遒劲的楷书字体着实见功力。学郎需要照着老师的字体,将每个字抄写两行,差不多30遍。

太平很显然没有耐心写,他握着笔百无聊赖地在纸上划拉,杨休明看到他写的实在太潦草,就批评了他:“学郎习字为第一要务,以后科考,书写乃第一位,且不可敷衍潦草,否则后患无穷!”

太平却毫不在意地说道:“今天夫子都说了,敦煌可是草圣故里,张芝、索靖写的都是草书,草书不就是随性而写吗?我写的可是草书!”

“哦,你还知道张芝索靖呢?说来听听,夫子还教了什么?”

“夫子说,张芝也是敦煌人呢,他非常勤奋,在池边写字,居然把水池的水都染成了黑色的!”

“对啊,要想写出好字,就得刻苦练习,所以书写切忌敷衍!”

“可是夫子张芝的草书可是一笔写成的,那肯定很快,我也要一笔写完,然后出去掏鸟蛋去,我看见门外树上有一个鸟窝呢!”

杨修明听后苦笑:“草书可不是写得快就行的,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底,张芝不也是练了很多年才创造了草书字体啊。所以一开始要慢慢写,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熟悉入锋、收笔、起承转合……”

还没等杨修明说完,就见太平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写”完了作业,丢下毛笔就往外跑了。

发布人:a1e5****    IP:101.229.4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