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21时,中日友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里,一名54岁的乙肝肝硬化男性患者在沉睡中迎来了一份珍贵的生命礼物——由该中心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何晓顺团队合作的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宣告成功。
“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本次手术主刀医生之一、中日友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谭海东说。
传统移植过程风险重重
据介绍,自器官移植技术问世以来,志愿者捐献的器官都要经过灌注、低温保存、再灌注的过程,才能移植到受捐患者的体内。这一过程,作为“医学常识”被写入医学生的教科书。
具体到传统肝移植术,一般情况下,医生在从捐献者体内摘除肝脏的过程中,要先用器官保存液对肝脏进行灌洗、降温。因缺血而颜色发黄发白的肝脏被放入0~4摄氏度的器官保存液中保存,再植入移植受体的腹腔。新肝的血管和胆管与患者的血管和胆管一一吻合。随着血液流入新肝,冰凉的肝脏重新变得温热,表面恢复为鲜红色。当胆管有金黄色的胆汁流出时,便预示着移植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肝脏一旦离开捐献者身体,便会有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不可避免地遭受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受损。而这些因素,正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中日友好医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表示,传统肝移植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供肝保存时间的长短。在传统移植模式下,受到损伤的肝脏移入患者体内,肝功能多少都会“打折扣”。
此外,在传统移植模式下,新肝植入患者体内、重新恢复血液供应的再灌注过程也可能发生险情。由于供肝要用低温的灌注液冲洗、保存,原来残存在肝脏内的灌注液可能在血液恢复供应的一瞬间“冲入”患者体内。这一冷热交织的巨大冲击,会导致患者血压低、心率加快甚至心脏停跳,被称为灌注后综合征。若手术时麻醉技术不够精湛或情况过于严重,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如何在不中断器官血流的状态下完成移植全过程,攻克器官缺血的难题?从2012年开始,何晓顺团队对此发起挑战。
“无缺血”移植使器官更鲜活
何晓顺团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器官离体后的缺血问题。该团队发明的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为离体器官创造了接近体内生理条件的灌注压、温度、氧合及生理支持。
器官的移植过程还涉及血管的离断和再吻合,如何保证在这一过程中血流不中断呢?经过艰难反复地攻关,一套全新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手术方案出炉。此后,何晓顺团队完成了近百例的大动物实验。2017年,该团队为一名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完成了世界首例“无缺血”肝移植。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在摘取供体器官前,医生先将连接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从而实现平稳过渡。通过将获取的肝脏放置于管路套包的器官仓中,肝脏灌注机对肝脏进行连续常温(37摄氏度左右)机械灌注,维持肝脏正常生理活性。供肝植入移植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的同时,将机器撤离。
整个过程中,肝脏里的血流不停止,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存率提高约10%,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由25%降低至5%以内。
另外,采用“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后,捐献的器官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从而极大避免了器官移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让技术更简单时间再缩短
此次肝移植手术的技术突破,将供肝获取时间缩短了约30分钟。
据谭海东介绍,一直以来,肝移植手术的供肝获取时间较长,肝脏植入过程中最重要的血管吻合流程也较复杂。此前的“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是使用供体自身血管和动脉进行血管吻合,这一过程需要进行血管搭桥,流程的复杂性限制了该术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而本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在使用何晓顺团队新研发的手术器材基础上,实现了直接使用肝脏的动脉和门脉作为入口,进行肝动脉吻合和门静脉吻合。“这大大简化了血管吻合流程,在保证肝脏‘无缺血’的同时,将受体‘无肝期’时间缩短为原来的2/3左右,供肝获取时间也缩短了约30分钟。”
谭海东还表示,“无缺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间相互作用、器官离体治疗和器官功能修复等提供全新的基础研究方案。
文:健康报记者 崔芳 通讯员 朱文赫 周瑞泉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