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堂
细说《春娇与志明》的个性营销
2014-07-11 10:57  浏览:20699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个性营销是伴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当今企业须满意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代表着当今企业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是适用于21世纪新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营销思想。

  最近,电影院里最火的电影,绝对是杨千嬅、杨幂、余文乐主演的《春娇与志明》,电影票房好,与宣传是分不开的,好的宣传也能使不怎么样的电影有个好票房。

  时隔两年,带着对前作的记忆和延续,《春娇与志明》再度来袭,《春娇与志明》3月30日上映以来,成了市场上最热门的国产片,叫好又叫座。在《志明与春娇》遭遇电影检查无情阉割之后,素有“邪派高手”之称的导演彭浩翔带着《春娇与志明》卷土重来。该片成为票房黑马,个性营销功不可没!这部中小投资的港产片均轻松击败了势头正旺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颇有四两拨千斤的风范,一工夫,我们好像看到了港产片复兴的希望。

  如果说《志明与春娇》讲的是情侣两人的相遇相识,《春娇与志明》则变成了两人感情的相知相处。《春娇与志明》的故事依旧简朴:遵守着“见面——分手——再见面”的庸俗爱情公式,又安插上两段新的“地下爱情”,杨幂和徐铮充当着“最佳背景”,一个显现了性感元素的功能,一个则是成熟男人的符号。春娇与志明在经历重重阻碍后最终走到一起。这样一个电视剧般俗套的爱情故事,在彭浩翔的讲述中,却变得趣味盎然,其中翻陈出新的关键,正在于彭浩翔“恶趣味”的独门绝学。

  众所周知,彭浩翔从来不是名门正派,这次的新片自然少不了他独有的“奇门遁甲”:各种内涵的荤段子,黄晓明爱上“极品女”,片尾彩蛋中余文乐假扮歌坛老天后王馨平……影片取景从香港到北京,从三里屯的夜店到后海的酒吧,彭浩翔已经完全吃透了小资一族的生活状态。与《志明与春娇》里大量抽烟、爆粗口相比,彭浩翔恶趣味依旧,只是披上了一层“小清新”的外衣,起到了更为天马行空的幽默效果。

  在中国电影大片泛滥、渐趋同化的今天,彭浩翔却另立门户自成一派,带着一身邪门武功,见招拆招。而吊诡的是,你很难从这位武林怪杰身上看到明显的武功来路,所有的武功他好像都能有模有样地使出三招两式。《春娇与志明》中,彭浩翔一会儿变身插科打诨的王晶,无论是张志明发明的“气味电影”,还是约会地点“床吧”,各式怪咖(台语,通常指脾气很古怪、有怪癖行为的人)层出不穷;一会又成为吟游诗人王家卫:春娇俨然女哲学家的口吻——“我努力挣脱张志明,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在讽刺贫嘴的造诣上,彭浩翔也丝毫不亚于冯小刚,电影台词到处伶牙俐齿:“一辈子那么长,谁没爱上过几个人渣”。

  正如“无招乃最高境界”的武侠小说定律一样,彭浩翔的电影中,没有个性反倒成为最强的个性。影片总是混杂着多种类型片的因素,而对类型的运用又经常是虚晃一枪;拍的是黑帮题材,却用了喜剧片的套路;原本是警匪黑帮片,探讨的却是夫妻关系。《春娇与志明》中,开头是恐怖片的模式,却引出了一个轻松有趣的爱情故事——不同电影风格被有意识地拼贴在一部电影中,怪诞的情节,另类的搞笑桥段,使影片布满了黑色幽默。

  彭浩翔门徒众多,《春娇与志明》刚刚上映,就受到影迷们的疯狂热捧。反观今年的电影热潮,从《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春娇与志明》,爱情故事都是以喜剧性的小品形式展示出来。在商业大片遭遇审美疲劳、艺术电影又饱受检查、票房双重限制的今天,个性化、小品化的浪漫喜剧或许是一种全新尝试。

  什么是个性营销呢?个性营销是伴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当今企业须满意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代表着当今企业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是适用于21世纪新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营销思想。个性营销,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企业的营销要有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特色创造出需求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是全方位地满意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也就是说企业要开发出个性化、丰富多彩的比较另类的产品,以突破常规的富有冲击力的营销,挖掘、引导、创造并满意市场需求,符合当今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个性化消费潮流。

1/212下一页尾页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