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夫工,但现在的他却除了分管集团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事务外,还担任了路桥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台州市仲裁联络员、台州市劳动保障社会监督员等。他是如何完成从农夫工到企业高管的蜕变的呢?下文有他的故事……
日前,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杨国庆被评为浙江省百佳农夫工,这是他继获得台州市百佳外来职工和路桥区十佳外来建设者的荣誉后,再次获得的殊荣。
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能力
在杨国庆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经理的职能》、《国学精粹》等几本书,略显破旧的书角透露了主人的学习态度。问及成为“百佳”的原因,杨国庆诚恳地说:“在我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
2000年6月份,杨国庆从湖北老家来到台州。正是凭着在老家自学的大专文凭,让他得以顺利地进入三友公司的办公室工作。作为一个农夫工,杨国庆说自己整整磨合了两年,最终才顺应了企业的角色。
磨合就是学习。在这两年的工夫里,除了办公室的文案工作,杨国庆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学习当地的方言,另外只要一有空,他就会主动向公司其他管理人员请教,跟着一线员工认识企业消费运作的每一个细节。
杨国庆明白,学习就是对自己的充电。这几年来,他系统学习了《公司法》、《劳动合同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特殊让他感动的是,他的学习热情得到了企业领导的充分肯定。正是在企业的支持下,他先后参加了复旦大学高级总裁研修班以及北京大学EMBA课程的学习。
在管理中不断完成价值
持之以恒的学习,让杨国庆完成了从农夫工向企业管理者的角色转换。通过不断的学习,杨国庆先后获得了万泰中央的质量管理审核员以及浙江省劳动管理岗位等一系列资格证书。
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让杨国庆一直以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来呵护。2003年,三友集团在江西新投资了一个项目,杨国庆在一次工作交流中,发现该项目负责人(也是合伙人)存在着虚假出资的情况,于是及时向公司汇报撤回了投资,从而挽回了可能的投资损失。2009年,杨国庆通过债权转让变更诉讼地的方式,为企业收回近100万元的呆账。
创新企业管理,也是杨国庆的工作追求。针对企业原有的股份混乱的情况,杨国庆提出了人才持股的企业改制理念,最终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核心团队的持股比例。在前两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杨国庆提出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得以施行,合并子公司的一些功能重复的部门,从而每年为企业节省开支100多万元。
在融入中不断奉献社会
进入三友以来,杨国庆先后参与了三友上海实业、三友江西塑业、三友海运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和运作,并主管三友上海实业公司的筹建工作等。
现在的杨国庆,除了分管集团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事务外,还担任了路桥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台州市仲裁联络员、台州市劳动保障社会监督员等。
融入第二故乡,成为杨国庆的自觉行动。到路桥以来,他先后撰写了《商都情绪》、《关于路桥摩托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与思路》、《对台州区域经济的再认识》等一系列有深度的文章,并获得了台州市以及路桥区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成为企业高管的杨国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农夫本色,也让他得以尽己所能地奉献社会。三友集团一江西籍员工的兄弟在附近打工受伤后索赔无门,杨国庆主动为其争取司法援助,几经奔波终于为其争取到了2万多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