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个企业特别钟爱的5s、6s管理理论,您了解多少呢?每个理论的含义,很多人很快都能准确地说出,但是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您明白吗?小编特意为您总结了5s、6s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希望对您理解这个理论有所帮助!
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它是来自日文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罗马拼音发音的第一字母“s”,统称5s。5s进入我国以后,由海尔公司引进“安全”一词,形成了最新的6s管理理论。
5S 起源于日本,指的是在消费现场中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消费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它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
1955年,日本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2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消费控制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逐步提出后续3S,即“清扫、清洁、素养”,从而其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1986年,首本5S 著作问世,从而对整个日本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作用, 并由此掀起5S 热潮。
日企将5S活动作为工厂管理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管理手法,二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倡导推行下,5S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安全消费,标准化的推进,创造令人心怡的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管理界所认识。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企业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Safety),即形成了“6S”;有的企业再增加了节约(Save),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形成了“10S”,有的企业以至推行“12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例如在整理中要求清除无用的东西或物品,这在某些意义上来说,就能触及到节约和安全,详细一点例如横在安全通道中无用的垃圾,这就是安全应当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