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偷偷提醒你,听歌读故事更有感觉~~
与疾病“和解”
曾丽媛
M是我在ICU收治的第一个患者,33岁,年轻女性,发热、心悸2天,心肌酶明显升高,考虑暴发性心肌炎。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立即忙碌起来:床位准备、管路预冲、预备超声引导下置管……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过后,当天13时,ECMO终于顺利转机。
陪同家属是M的丈夫,追问病史得知,4年前,M生下一对可爱的双胞胎,曾出现围生期心肌病,分娩后没有感到不适,就没再把这事儿放心上。然而,这已经是M第二次上ECMO了,两年前,她也曾因感冒后发展为暴发性心肌炎,靠ECMO治疗才得以死里逃生。这次病情同样来势汹汹:M因淋了些小雨发烧,逐渐出现乏力、心悸……
我、师姐和上级医生老黄都是第一次管理ECMO的患者,非常谨慎。在我们团队精心地治疗下,M日渐好转。上机5天后,经全面评估,M心功能恢复情况喜人,脱机指日可待。
大家都为此感到开心,只有老黄仍忧心忡忡。
“老师,你不开心吗?患者脱机了,你就不用每天紧张到胃痉挛了。”我调侃道。
老黄反问:“你怎么解释她一感冒就发展成暴发性心肌炎?换作是你,你害怕吗?”我一时语塞。
第七天,M清醒了,对徘徊生死边缘的7天完全没有记忆。我告诉她,这里是医院,她生病了,睡了很长一觉,现在暂时度过危险期了。M迅速抓住我的手,问道:“医生,和两年前一样吗?我记得我只是感冒了呀,我以后感冒都会这样吗?”说着,她泪如雨下,把我的手握得越来越紧。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安慰道:“你好好休息,别多想,家里人都在ICU外等你回家。”然后,我仓促离开,为自己无法回答她的问题而万分惭愧。
她不知道的是——从她“熟睡”开始,我们就已经在为应对她醒来后的提问而努力。老黄不断请教心肌病方面的专家,却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我和师姐扎进浩如烟海的文献堆,企图寻找类似的病例、资料,然而也没有什么进展。大家都有点沮丧,此刻,我们深深感受到“总是去安慰”的真谛。
不知道M能否感受到我们找不到答案的沮丧,但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她的恐惧:她总是闷闷不乐,偷偷拭泪。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和她聊天,企图转移她的注意力,也无济于事。
老黄向M坦白了我们的无能为力:“我们暂时无法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很难过。”
M眼神里写满慌张,无助地看着我们。谁都不敢和她对视,只有老黄勇敢地看着她的眼睛,握着她的手说:“你还年轻就经历了这么多,更要珍惜以后的生活。你有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不要让疾病主宰了你的生活。它只是在提醒你,要更好地照顾自己……就当作生活给你制定了比别人更严格的‘游戏规则’吧。”
随后,老黄掏出手机,对她说:“你加我微信吧,我做你的战友,回家后有任何问题,你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保护你!”
M将信将疑地看着老黄说:“真的可以吗?”
“当然!”老黄坚定地回答。
最后,M带着安心的微笑出院回家了。
思考:疾病像一把利刃,将医生与患者割裂在两个世界。医生在客观地观察与记录疾病,而患者在主观地体验和叙述病痛。再多客观的医学指标,也无法替代患者诉说的痛苦。哪怕现代医学日新月异,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层出不穷,我们也必须接受“医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事实。
带病生存是很多患者的常态,真正的康复或许是学会如何拥抱“生活”——离开医院好好生活。面对这样的患者,不仅要以慈悲和同理心,对他们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更需要引导他们有勇气与疾病“和解”。
点评
面对疾病的不确定和未知,你是否感到恐惧?曾丽媛医生讲述了救治一名第二次发作重症心肌炎患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有医生们小心翼翼又全力以赴的艰辛,也有他们奋力查找病因而不得的无奈。面对难以破解的病因,面对惶恐无助的患者,医生能做的唯有用爱和信任,引导他们有勇气与疾病“和解”,回归日常生活。这或许就是医者“总是去安慰”的最好体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王爱民
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曾丽媛 盛懿
编辑:杨真宇 张昊华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