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人民医院是内乡县唯一一家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该院以创建三级医院工作为引领,努力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走出了一条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内乡县人民医院鸟瞰图
软硬件质量双提升
内乡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淑华指出:“我院加速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中西医结合楼于2022年5月投入使用,康复、医养结合楼也已封顶。建设完成后的Ⅱ期工程可使得医院增加500张床位。同时,我院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医院对原有的HIS、LIS、PACS等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增添了门诊挂号系统、网上预约系统和互联网支付系统等模块,满足患者的精细化就医需求。”
同时,医院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神经介入手术、颈动脉剥脱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腹腔镜及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显微镜下复杂外科手术、纤支镜肺泡灌洗、肺组织活检术等新技术,填补多项县域空白。
2022年10月28日,内乡县人民医院举行“2022级助培学员拜师典礼”。
三大中心建设形成合力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我院三级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已建设达标,这是我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创伤中心建设正在等待省级专家验收。”谈到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工作,张淑华介绍说,该院高度重视三大中心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三大中心管理委员会,明确一名院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负责人担任成员,共同形成推进合力。
该院副院长杨祥云说,三大中心分别以主导科室为核心,组成结构合理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医院改造急诊抢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整合观察室、急诊药房、急诊收费和急诊彩超室,使院前急救、抢救室、急诊外科病区、急诊内科病区、急诊重症监护室、观察室六大功能区域一体化,为急诊外科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医院通过急救车车载远程视频系统、急救医疗管理系统、对讲机系统和中心微信群,实现院前、院内救治网络无缝连接。“我们实现了院外及院内高效联动。院外及时反馈患者信息,院内快速做出反应,并对各个时间节点进行质控,优化救治流程,极大地缩短患者转运、诊断及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准确的评估,使得他们能够接受规范的治疗。这项工作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杨祥云说。
2022年7月25日,内乡县紧密型医共体总院院长办公会召开。
医共体管理实现“七统一”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县域卫生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9月25日,内乡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印发了《“七统一”工作实施方案》。医共体由内乡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6家县直医疗机构、16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医共体内部推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七统一”,保持法人资格不变、行政隶属不变、公共服务职能不变、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即“四不变”管理。医共体由“一办六部”统筹基本医疗工作,负责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如何实现“七统一”呢?该院医共体党政办主任岳礼岩以“业务一体化”为例进行了介绍。“一是上接资源强县级,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紧密协作,填补医疗技术空白60余项。二是下带乡村固基层,创新利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派驻总院专家优势,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省、市、县、乡、村,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五位一体化’。三是采取专家下沉、技术帮扶、科室共建、适宜技术推广、专业培训讲座、资金设备支持等方式,助力基层医疗水平的发展。”
同时,医共体建立了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在医共体管理运行和服务群众健康需求中,实现全县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覆盖全县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大数据中心,发挥统一人财物、统一医保支付、统一运营监管等六大作用,力求实现行政管理、医疗服务同质化。
谈到医院下一步的发展,张淑华表示,医院将着力打造品牌,实现文化“软”实力和服务“硬”实力双突破,加强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就医流程,以建设“2~4个省级重点专科、5~7个市级重点专科”为目标,争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22年10月4日,内乡县人民医院举办“重阳节下乡义诊活动”。
文:马佳
编辑:马佳
审核: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