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业的“可行性”,在研判的分类上,至少要有“市”、“品”、“财”、“人”四大项。
市,就是即将来临的市场需求情况,其成长率常常是为一平滑的曲线,但也可能是阶梯式的分时段而成长者。
倘某种产品之需求曲线为平滑式的增长,而制作产品的工厂,其装备之增添,则很难能配合平滑曲线的市场需求量。关于这一点,就要调度各目标市场的需求,以至以增减外销数量而调整之,避免产量盈余或不足。
品,亦即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至于产品的种类或功能,这在市场行销研究方面,就予以决定了。关于产品制作技术的可行性,创业者肯定要把握住一个重点,那就是要明了事业本身的技术水准,一时不必好高鹜远,在选择制作方法时,最好不要选择尚在实验阶段的方法。而选择消费装备时,也不要选用国际间刚上市的“第一代”机械装备。尤其是重大而精密机件,第一家采用者,也就是充当了“实验品”,成本的风险自然在所难免。
财,就是财务融资方面的可行性。
倘若一个即将创办的事业,在财务方面不具可行性,那么,这个将要创业的计划,则无须付诸施行。关于资金之筹措及借贷,以及其兴办之手续与债务偿还的方式,都必须一一查个清晰。关于年度利润计划与投资报酬率的预估,这都牵涉到对营业收入和费用支出的预测,故又与“市”、“品”两项有关联。财务可行性的最终目标,是要做一套可行的计划,于肯定的期限内,将股东老板所投入的股本资金收回,其中还要包括应计利息。
人,就是在创业之初,对志同道合的创业人才延揽的可行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还有在事业成立而开始经营时,对员工要做有计划的培训,最好能有“团队受训”效果。
凡有志创业者,尤须凭靠各种人才由衷的相助,方能成为成功的创业家。用人之可行性研究,则在于“知人”、“善任”,以及如何做好对员工的培训。
四大方面,看上去可能有些简朴,但是其中还是有诸多因素可以深挖的,特殊是对于不同的行业,这四方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了解行业特点也是必须提前做好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