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企业认为参加国外展会就是“走出去”。其实,国外参展本身是一种宣传产品的手段,并不是“走出去”的必然体现。
伴着全球会展业的繁荣,各类展会越来越多,有些国家,以至城市,已将展会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有的展会为了吸引参展企业,不惜夸大规模与效果。展览业如其它行业一样,面临资讯泛滥、买家注意力分散的难题。参展的机会多了,而参展的成效却越来越差。
从参展成本方面来讲。对于国际采购商,即使他们在本国参观展会,也会触及支付住宿、餐饮、交通、门票方面费用,加上出差工夫,成本在1000美元左右。而全球经济不景气,又有多少公司可以常常性的支出这类费用呢?为了节约采购成本,很多中小型采购商已经不再通过参展去采购,这对于千里迢迢去参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要失去很多的机会。从参展商的角度来说,参加一个国际展会少则几万美元,多则几十万美元,在选择参展人员时,很多中国老板认为会外语就行,而忽略了对产品的专业性把握、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在与采购商的洽谈中失去先机。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达到品牌推广与产品销售的目标,你需要重新思考。
“走出去”说得轻易做起来难,不仅需要企业具备肯定的消费能力、充足的资金、有竞争力的产品。还需要有一整套系统的施行方案、专业的操作团队。更重要的把握机遇,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