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最多的人还得依赖组织这个平台才能走向成功,才能够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特殊在意那些在组织内如何获取成功的人,关注他们走向成功的脚印,关注他们走向成功的方法和手段,更关注他们的战略思维和长远卓见。
人的成功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依赖个人独立奋斗而成功,如富豪榜上的富豪们,他们自己创业,自己做老板,在各自领域中获取成功。但是,依赖创业成功所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创业者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特殊是现在,通过创业成功会越来越困难,机遇和资源都是创业者的首要条件。所以,大部分人不可能依赖创业成功。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令人羡慕的还是这一类成功者。
中国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国度,我们对英雄式的成功特殊赞赏,我们的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对创业成功者投入很大的关注,用大笔墨书写这些成功者,如大家熟知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发迹史,塑胶大王王永庆奋斗史,大学未读完的比尔盖茨传记,股票大王巴菲特的创业传奇,我相信每个书店里、书摊上都摆满了很多这一类书籍。
另一类成功则是依赖组织而成功,这些人在组织内不断奋斗、不断成长,水涨船高,依赖打工打出人样来、打出名堂来。无论是公务员也好,还是企业里的高级打工仔也好,他们都是依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跟对组织、跟对领导,用尽法宝往上爬,然后升官发财。相形之下,媒体对这类成功者的关注就不是那么热衷,但这类成功者我觉得还是值得我们注目和高呼的。如韦尔奇、王石、李开复等人,他们都是依赖组织而成功,他们的成功更多是通过做人谋事而成功。现实中,最多的人还得依赖组织这个平台才能走向成功,才能够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特殊在意那些在组织内如何获取成功的人,关注他们走向成功的脚印,关注他们走向成功的方法和手段,更关注他们的战略思维和长远卓见。
他们又是如何走向成功?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供我们参考?以下这些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通过业绩提升获得成功
在企业组织内的人,尤其是在企业工作的人,通常都得通过提高自己的业绩才能得到晋升。任何企业都是业绩至上、效率为先的。企业没有业绩就意味着走下坡路,走向失利,就要倒闭。所以,无论是谁,通常在组织内都要通过业绩提升自己,走向成功,这是最正常不过的路子。
提升业绩的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要想出业绩,30%靠机遇,30%靠战略,还有40%靠执行能力。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战略是一个人的思路和选择,执行能力则是一个人的做事作风,比如耐性、耐心、耐力。如果假定战略是iq,那么执行能力则是一个人的eq。很多人认为,要出业绩主要靠自己的iq,其实不然,要想出业绩,我认为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执行能力、行动力。很多智慧人之所以没有获得阿甘那样的成功,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缺少阿甘那样的执行力。
为什么在部队里磨炼出来的人成功率比从大学里念书出来的人的成功率要高?就是因为当兵的人的执行力要比一般人高。
据统计,在全球500强中,近20年来,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出来的总统有三名,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也有2000多名,总经理或者董事这一级的人才则高达5000多名!
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一家商学院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顶级人才!为什么不是商学院培养了企业领导人,而是西点军校呢?理由也是只有一个:执行力压倒一切!
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点军校对学员们要求的标准——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这些都是任何一家优秀企业对其领导人要求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值得挖掘或培养的领导素质,这也是企业当中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另外,要想出业绩,你的工作还要得到上司的支持。为什么有的人能取得上司的支持,为什么有的人能得到上司的任用,为什么有的人会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帮助?这都是你自己的执行能力令上司和同事欣赏的结果。用行动力去影响上司,上司自然支持你所做的一切,为你提供资源和力量,你的业绩就有可能得到提升;用执行力去管理好同事,同事就会帮助你、关怀你,为你所用,乐意帮助你。所以,战略和执行能力是你获取业绩的最有力手段。记住,仅仅依赖自己个人的文化和知识做出业绩是相当困难的,只有在组织内依赖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执行行动能力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创造出好的业绩来。
第二、通过创新获得成功
很多人对创新都有误解,认为创新就是科技创造,以为是天才才可能做的事。其实,通俗的理解,创新只不过是改变一些旧的做事方式、方法,改变一些旧习惯、旧东西而已。比如提出对老产品进行改造,进行包装上的更新换代,新功能产品的推出;对现有管理方法的改革,对组织的改造,人员的变动,调动积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对不顺应市场需求的旧流程、就标准进行整改,以更加顺应市场需求,这都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