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分享
从文化视角下看分工合作 增强团队凝聚力
2014-07-11 12:21  浏览:245834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晒展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晒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化虽然根深蒂固,也不是不能改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分工合作,是希望整合中西方文化,建树一种更有利于分工合作的价值观念和组织规则,这样,才会有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分工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和任何组织都会有分工合作的问题。我们常说:分工不是分家,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分有合,获取协同效应,达到1+1>2的目的,却是一个难题。

  一般来讲,问题往往不会发生在纵向的指挥和监督上,往往是在横向的沟通、配合、支持上出现隔膜和障碍。在流程系统的运行中,也往往是在边界和接口处不顺畅。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企业部门越多办事效率越低,从本质上都是分工与合作的问题。

  分工合作是制度安排,但制度的背后是文化。

  中国文化的分工合作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分份内份外,大锅饭大家吃,有事了大家干。但因为不分彼此,不明边界,即使以往一处想了,劲也不知该怎么使,致使因分工不清而合作不成。绩效好时人人争功,出问题时个个推诿。有了失误和差错,找不到责任人,板子不知该打到谁的屁股上,只好共同负责,其实是谁都无责。这种基本责权利不分的戏,在很多企业里几乎每天演出着,影响着团队的士气与和谐,大幅增加着沟通与管理的成本。

  西方文化的分工合作

  西方人把分工与担责事先说得清清晰楚,有时达到咬文嚼字的程度。管理的责任区域和程序链接规定得特别明确精细,一种践行承诺的契约精神,让每个人都尽心竭力,成效和协同性并不比我们差。我们说要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也包括在职责流程管理上的不断优化、细化和规范化。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两根一样的木棍一块儿干,有一个不干都不行,但谁负责什么,说不清,干好了成绩是两家的,但分不出高下。西方人就餐用刀叉,刀有刀的作用,叉有叉的功能,分开干,但责任很明确。中国人朋友一起吃饭,讲究抢着买单,但买单多的,饭后会大发牢骚。西方人朋友一起吃饭AA制,花了多少钱,大家共同分担,人人心安理得。

  分工也好,合作也罢,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追求绩效。文化虽然根深蒂固,也不是不能改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分工合作,是希望整合中西方文化,建树一种更有利于分工合作的价值观念和组织规则,这样,才会有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IP:113.118.5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