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用人当然并不是说用就用的,他有他的想法和顾虑。作为管理层的领导者,他们一般会选用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顾虑呢?
立小忠以售大不忠
——臣有立小忠以售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可不虑之以诈乎?
有些人小事忠得很,但他是借此达到另外一个大不忠的目的。可见用人之难、人心之险诈。
有些人小信肯定好,但为的是要完成他的大不信。
所以要顾虑到对方是不是真正的险诈。不过话又说回来,从历史与人生的经验来看,很多人的才具本事也是做小事肯定尽忠,绝不是诈,并没有存心骗人,也不是为了什么大的反叛目的,这样做了多少年,可是一把他放到大的职位上去就完了,他就不忠了。
于是别人就说此人施诈,但我的看法不同。这是由于主管对于人才没有深切的了解。这种人在小位置上忠心,到了大位置上并不是不忠心,而是受环境的包围,于是变坏了。这不是他诈不诈的问题,而是他这材料不够坐那个大位置。
人的心理是跟着空间、工夫在变更的。一个人真能修养到自己的心理、思想不受环境的影响,不因空间、工夫的变动而跟着变动,才称得上是第一等人。
貌厉而内荏
——臣有貌厉而内荏,色取仁而行违,可不虑之以虚乎?
这是说有些干部从外表上看脾气很大,冲劲也很大,可是内在没有真胆识;有些人从态度上看起来特别仁义,而真正的行为却与仁义相违反。就是说有的人在平日看起来是蛮仁义的,但是真到了仁利之间的关键关头,要作决定时,他就变得不对了。
所以当主管的人对干部的看法、考核要顾虑到他是不是表里如一、脚踏实地。
害同侪以专朝
——臣有害同侪以专朝,塞下情以壅上,可不虑之以嫉乎?
人类嫉妒的心理是天生的。譬如有些人名气大了,就会有人吃醋;有的人文章写得好了,也会有人吃醋。不论上面做领导的人,或者做人家干部的人,对于这些都是要明白的。
人的心理有这个毛病,有些人欢喜打击同事,自己专权,于是挡住了下面的情形,同时使下面也不了解上面的意思。都是出于妒忌心理才发生了这些情形。
所以一个当领导人的听到干部当中甲说乙的话,乙说甲的话,都不能偏听,而要尽量客观,要注意他们之间是不是有妒忌心理。
进邪说以乱是
——臣有进邪说以乱是,因似然以伤贤,可不虑之以谗乎?
挑拨的话、坏话、害人的话就是谗言。
这是古今中外一例的。譬如一个文人,尤其是学哲学、学逻辑的人,就轻易犯这个错误。逻辑学好了以后,特别会辩理,怎么样都说得对,逻辑上绝对通,但现实上却不肯定对。这种人能言善道很有文才,很有思想,却专门发表邪说。
当我们做了主管的时分,干部进邪说,不肯定要写文章,对于某件事情,他轻轻一句话,我们就听进去了,中了他的邪说,乱了真理,结果他用一种仿佛是对的道理伤害了好人。所以当领导人的就要顾虑到是不是有谗言的作用。
因赏以偿恩,因罚以作威
——臣有因赏以偿恩,因罚以作威,可不虑之以奸乎?
有些专权的人,他对他的部下有赏赐,并不是公正的赏,而是自己与受赏的人有关系,故意卖恩情给他。譬如小的单位主管,有考核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就多给他分数,对于所讨厌的人,尽管他有本事、有功绩,还是设法扣他的分数。
“因罚以作威”,以示权威。赏罚基于私心,这一类人就是奸佞之人,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