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企业文化,总是让管理者在制定自己文化的过程中有些不知所措。如何将抽象的文化形象化,简朴易懂的传授给全体员工,是每个管理者都会思考的问题。这里我们不妨就用几个比喻来形容一下企业文化的作用,帮助大家理解。
“发动机”
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了如指掌,认为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肯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分,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觅新的动力。
“指南针”
企业建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分,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夫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特别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肯定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分,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夫的申述。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消毒剂”
很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的正面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轻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段的竞争。这个时分,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觅到平衡。
“胶水”
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分,企业将被迫安装很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用信任的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也许是更好的方法。历史上,清教徒互相之间做生意,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道理正在于此。
“心灵鸡汤”
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意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
从上面几条来看,企业文化尽管是抽象难懂的,但其作用却是实真实在的。理解了这几个作用,企业文化的有效开展也就轻易了很多。